【點新聞報道】3月29日晚,安徽銅陵德上高速樅陽至祁門路段發生致命事故,造成3人身亡,涉事車輛為小米SU7。網絡上有自稱車乘人員家屬表示,事故身亡3人均為在校大學生,車輛撞擊道路旁護欄後電池爆燃,車門鎖死導致3人被活活燒死。
該起事故為小米SU7自2024年上市以來首起致命事故。4月1日,小米官方公布事故信息摘要指,事發路段因施工修繕,有路障封閉車道,需借逆向車道行駛。事故發生前智能輔助駕駛發出預警,之後被人為接管,惟車輛依然撞擊水泥護欄,撞擊時速度為97km/h。
4月1日晚,小米CEO雷軍終於現身,發文向遇難者家屬表示哀悼,指小米一直沒有接觸到事故車,很多問題還無法解答。雷軍代表小米承諾,將持續配合警方調查,跟進事故處理進展,盡最大努力回應家屬和社會關心的問題。
事故目前依然有諸多疑問待解。
智駕響應是否及時?
根據小米公布的事故紀錄,從智駕系統發出減速提示、用戶接管到最終碰撞,全程留給用戶的反應時間僅為2秒左右,由自動駕駛切換到人類駕駛,駕駛員在2秒時間內進行操作避險,難度較高。
小米SU7用戶手冊中提到,智能駕駛功能為輔助駕駛系統,駕駛員需始終保持對車輛的控制,系統無法替代人類判斷,事故責任由駕駛員承擔。
車門是否鎖死?
遇難者家屬聲稱車門於事故後鎖住,導致當事人無法開啟車門逃生。小米工作人員表示,在4個車門內飾板下方的儲物格位置均配有機械應急拉手,緊急情況下可用於拉開車門。
小米回應指,由於尚未接觸事故車輛,無法分析事故時車門是否可以打開,對此沒有準確結論。
為何發生燃燒?
車輛發生撞擊後疑因電池包嚴重損毀引發爆燃,小米指起火為「撞擊導致系統受損」。
據公開資料顯示,小米SU7標準版配備73.6kWh的磷酸鐵鋰動力電池。4月2日,寧德時代回應指,是次事故車輛使用的電池,非寧德時代供貨;比亞迪回應指,其子公司弗迪電池為小米汽車提供電芯,但電池包整體設計由小米汽車自行負責。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