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香港青年面臨學業、就業及社會適應多重壓力,精神健康問題日益凸顯。據香港心理衞生會調查顯示,青少年抑鬱及焦慮比例持續攀升,亟需社會各界協同關注。在此背景下,由大灣區青年科創基金會、香港島青年聯會及香港華語扶輪社聯合主辦的「生命馬拉松」生命教育慈善活動,於2025年3月29日在香港鰂魚涌海濱社區空間舉行,吸引近五十名青年及學生參與,旨在探索青年精神健康工作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活動以「生命是一場馬拉松」為核心理念,通過多元化形式引導青年重新審視生命價值。青創會創會會長林知先生在致辭中強調,三方機構攜手合作,體現了公益組織對青年成長的共同責任。人生賽道充滿挑戰,但唯有相互啟迪,才能砥礪前行。他呼籲青年在追逐夢想的同時,勇擔社會責任。
活動現場,香港華語扶輪社社長楊秀蘭以其從事殯葬業的親身經歷,結合臨終關懷案例,提出「照顧自己即慰藉他人」的生命哲學,並通過假設性提問「若生命只剩最後一天」引發深度思考。國際註冊催眠治療師黃綺君則帶領參與者體驗「鏡子催眠法」「478呼吸法」等實用技巧,幫助緩解焦慮、提升心理韌性。分組討論環節中,學生代表圍繞生命議題積極發言,展現了「勇敢前行、互相扶持」的樂觀態度。
「生命馬拉松」生命教育慈善活動在ESG框架下展現了其深遠的戰略價值。活動聚焦青年心理健康,透過生命教育和催眠治療等創新形式,為青年群體提供心理支持,這不僅直接回應了社會對青年心理健康的迫切關注,也契合了ESG中關於社會責任的內涵。活動多方協作的模式有效整合了不同機構的資源與優勢,形成了強大的合力。這種協作機制不僅提高了活動的執行效率,還為公益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治理範例,體現了ESG中對透明、高效治理結構的追求。這種綜合性的ESG實踐為未來類似項目的開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也為社會的長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