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品評四方|人民幣和數字人民幣有哪些分別?

文/關品方

很多人不清楚人民幣和數字人民幣的分別。近日有讀者提問,筆者在這裏解釋。筆者認為,數字人民幣將在貨幣產生的源頭改革銀行系統。

數字人民幣近年已取得了顯著進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試點範圍擴大。數字人民幣的試點從最初的幾個城市(深圳率先)擴展到40多個城市,並在一些地區計劃實現全覆蓋,如江蘇省常熟市在下月將開始使用數字人民幣發放工資,據說浙江省杭州市亦將很快跟進。

其次是應用場景豐富。除了在零售支付、公共交通、政務服務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外,數字人民幣在跨境支付方面也取得了重要進展。中國內地與香港、泰國等地的跨境數字貨幣支付試點已取得成功,為未來的國際應用奠定了基礎。香港不少市民已習慣用手機移動支付,港幣/人民幣互換相當方便,匯率也已接近,最新兌換率是100元港幣兌約94.1元人民幣。

第三是金融科技突破。以金融科技為基礎構建科技金融應用。中央銀行系統構建雙層運營架構,各項監管制度正藉先進科技的應用不斷完善。中央銀行直接發行數字人民幣,可以把貨幣供應量的擴縮政策操控在央行手中,不用再經過傳統的銀行系統以槓桿的方法間接提供流動性(即貨幣供應量)。傳統的間接做法有滯後和消耗效應,在運作過程中有灰色地帶,內生貪腐誘因。但傳統銀行系統對於企業和個人借貸的分析和信用的監察,不可由中央銀行包辦替代,所以長期而言,貨幣政策一定是雙軌進行的。央行系統雙層運營架構,勢將顛覆傳統銀行學和貨幣學的理論基礎和應用模式。隨着數字人民幣的產品體系不斷豐富,可以研發出無障礙、適老化和智能合約等創新功能(主要是利用區塊鏈去中心化、隨時核實、不可篡改等技術特色)。順便一提,特朗普和馬斯克打算限制美聯儲調節利率操控貨幣供應量的功能,甚至揚言要乾脆取消美聯儲,目的是把貨幣政策和國債的公開市場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掌握在白宮手裏,其效果和央行發行數字人民幣異曲同工。這方面涉及銀行學和貨幣學的基本理論,筆者很難三言兩語解釋清楚。

最後是市場接受程度。數字人民幣的使用普及之後,央行和銀行分別提供的貨幣供應量的市場份額將逐漸有所變化,此消彼長。隨着金融技術的持續完善,數字人民幣系統的安全性和效率將不斷提升,用戶接受程度也將持續提高。大數據處理的能力,配合實名智能手機和實名銀行戶口的網格(internet grid)完全建成後,網上詐騙將會絕跡(因為可追蹤溯源),就如同現時在內地街頭小偷扒手搶錢包已然絕跡一樣,因為民眾廣泛應用二維碼,錢包放在手機內,上街不用帶現金。

筆者認為,數字人民幣是傳統資本升級為新質資本的變身,可謂化繭成蝶。資本需要加以限制,需要有效利用。新質資本能否減少貧富差距?還需要在實踐摸索中研究。這命題馬克思在1848年的《資本論》裏沒有提及,因為當年只是資本主義的初始階段,177年前根本沒有今天金融技術的客觀環境。

數字人民幣在當前金融環境下,具有顯著的發展潛力。估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財富的公平分配、限制資本的無序擴張,但仍需克服多重挑戰。

數字人民幣的出現可以打破傳統金融的壟斷格局,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交易透明度,提升金融效率,刺激消費和促進投資,讓錢真正用到刀刃上,讓貨幣供應不會停留在金融體系之內空轉,遏止金融機構通過享受利息差不勞而獲。互聯網+金融(俗稱P2P,網貸信息平台)通過減少中間環節的費用,可以促使消費者和中小微企在日常交易中獲得更多直接實惠。但平台經濟的規模化,卻又可能造成壟斷;如監管不力,後果相當嚴重。

數字人民幣在跨境支付和結算方面具有優勢,可以提升中國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地位。現時面臨的挑戰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技術和基礎設施的限制。數字人民幣的廣泛應用需要穩定的網絡和強大的技術支持,這對一些發展中國家來說可能是個難題。

第二,監管和法律框架。數字貨幣市場的快速發展帶出監管和法律方面的挑戰,需要建立健全的監管體系以防範詐騙風險。

第三,社會接受程度。公眾對數字貨幣的認識和接受程度也是影響其廣泛應用的重要因素。民眾的信心,取決於以上兩個方面。

第四,實現財富再分配的機制。數字人民幣可以通過降低交易成本和提升金融效率間接促進經濟增長和財富增加。通過減少中間環節,可以讓資金提供方和資金需求方直接對接,消費者和企業主可以獲得更多實惠。此外,在跨境支付和結算方面的優勢可以提升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為跨境經濟活動(電商)創造更多機會。

數字人民幣在理論上可以促進財富公平分配,但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克服技術、監管、社會接受程度等方面的挑戰。為了限制資本的無序擴張和異化濫用,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手段,構建多維度的監管體系。

就筆者的理解,當前中央為了深化金融和銀行體系改革發展、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在資本這個層面採取的關鍵措施是完善監管法律法規,通過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明確資本在不同行業和領域的准入條件和經營範圍,規範資本行為,防止資本在某些行業過度集中或闖進被限制的領域。因此要加強監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監管體系,實行穿透式監管,準確掌握資本流向和運作情況,及時嚴厲處罰資本違規行為,提高違法成本。

中央在制定科學化的產業政策過程中(例如近日受到普遍關注的海運、造船和港口政策),可以引導資本投向國家戰略重點支持的領域,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央行直接以數字人民幣向相關央企和國企提供資本支持,配合相關產業政策,可以相得益彰。

最後,筆者認為需要強化社會監管,通過社會輿論形成外部壓力,促使資本合規經營。金融行業的各類協會應加強自律,制定行業規範,引導會員企業遵守法律法規和道德規範。理論上更應推進國際合作,加強國際間的互動監管,共同打擊跨境資本的無序擴張和異化濫用行為(例如AML和CFT,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維護公平的國際金融市場環境。

總而言之,通過發行由央行背書的數字貨幣(CBDC,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理論上可以提升資本治理效能。總結經驗、把握規律、探索創新,增強資本治理的針對性、科學性和有效性;深化監管體制機制改革,堅持依法監管、公正監管、源頭監管、精準監管、科學監管,全面落實監管責任,創新監管方式,提高資本監管能力和監管體系的現代化水平。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品評四方|人民幣和數字人民幣有哪些分別?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