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有片+多圖)緬甸獨家直擊|華人華僑守望相助 「感謝每位中國救援隊成員」

有緬甸華人自發做中國救援隊的翻譯。(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點新聞記者緬甸報道】「這次地震一百多年來沒有過,非常嚴重,我們華人華僑死傷很多,很多房子不能住人了。」緬甸曼德勒雲南同鄉會會長蔣恩悌今日(3日)在曼德勒雲南會館對記者說,「曼德勒西南部,完全夷為平地。」

大量緬甸華人華僑自發做義工協助救災。(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從蔣恩悌的描述中,不難感受到這次地震對緬甸曼德勒地區造成的傷害有多深。作為緬甸華人華僑最多的城市,曼德勒被稱作「華城」,如今,這座城滿目瘡痍,災民處處可見。「我們華人華僑族群都這麼困難,更別說其他族群,整個曼德勒地區的人民苦不堪言。」

緬甸曼德勒雲南同鄉會會長蔣恩悌感謝所有緬甸華人鄉親的幫助。(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面對天災,曼德勒華人華僑守望相助,特別是雲南同鄉會,很多鄉親主動出錢出力,有人不斷捐物資捐錢,有人做志願者衝在一線。蔣恩悌說,物資每天源源不斷送入曼德勒,志願者們根據所掌握的信息,很快地將物資分發到有需要的地方。

剛滿18歲的緬甸華人志願者。(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只要救援隊有需要,我們所有東西都全力支援他們。」蔣恩悌說,除了照顧災民,現階段主要幫助救援隊展開搜救工作,「有的東西馬上送,沒有的東西馬上買了送過去。」發電機、電鋸、電鎬、消毒物品、車,甚至志願者、翻譯,只要救援隊有需要,華人華僑志願者就第一時間頂上去,「全靠鄉親,靠他們支援。」

即將滿19歲的緬甸華人志願者。(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在雲南商會所在的救災中心,記者看到很多年輕人出入。蔣恩悌說,這些都是自發前來幫忙的年輕志願者,每天都會來三四百人,幫忙處理物資、幫忙翻譯,「我也很感動,看到年輕人這樣來幫忙,很感動,感謝廣大鄉親。」

大量救災物資源源不斷送入曼德勒救災中心。(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一位剛滿18歲的緬甸華人志願者告訴記者,學校因為地震後傾斜而關閉,自己已經停課了,但聽說需要義工,自己就來了,「我想為國家和華人社會出一點力。」他表示,做義工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在Sky Villa救援現場,看到很多來自中國的救援隊員連續工作很長時間,沒有休息的地方,直接睡在地上,覺得他們很辛苦。「這邊天氣炎熱,中午40多度,救援隊頂着太陽滿頭大汗沒有遮擋。我想感謝從中國來到緬甸的每個救援隊員,感謝中國對緬甸的幫助,在我們遇到困難時,感謝中國伸出援手救助。」

很多緬甸當地華人華僑捐物捐錢,守望互助。(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另一位快19歲的緬甸華人志願者也提到,自己也是停課的學生,能幫到無家可歸的人,非常有意義。他說,這幾天在救援現場,看到在一個快坍塌的公寓,救援隊堅持用生命檢測儀尋找生還者,終於聽到幾聲敲擊聲的時候,感覺到了生命的渺小脆弱。他也很感謝中國派出多個救援隊來幫助緬甸,「看到他們來緬甸救援,我的眼淚止不住地落下,非常謝謝他們。」

年輕華人義工搬運物資。(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蔣恩悌表示,目前曼德勒災民非常多,雲南同鄉會和志願者鄉親們在擬定救助計劃,只能盡力去做,先解決住的問題和吃的問題。「住需要帳篷或簡易房,吃的需要大米、食用油,有了這兩樣,災民基本能安心。」蔣恩悌說,現階段要抓重點,想辦法解決災民迫在眉睫的生存問題。

救災中心有蚊帳帳篷供人休息。(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曼德勒雲南同鄉會搭建救災中心,不斷有鄉親來捐錢。(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義工搬運物資。(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點新聞特派記者麥鈞傑、王嘉晨緬甸報道)

相關閱讀:

緬甸地震|特區政府捐逾20公噸物資 承載本港支持與祝福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多圖)緬甸獨家直擊|華人華僑守望相助 「感謝每位中國救援隊成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