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疾言
民進黨賴清德當局一直宣揚「美台關係堅如磐石」,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向台灣地區徵收32%的高關稅,無異於重重地打了賴清德和民進黨一巴掌。島內作家楊渡投書台媒,對特朗普表示「感謝」。他說:「謝謝您,川普(特朗普)先生!您是如此周到,如此真誠的利己主義者,讓我們看到真相,讓我們不再被民進黨欺騙。他說我們是棋手,不是棋子。但您用烏克蘭苦心教導,讓我們知道,台灣不是一顆棋子,因為上不了交易的枱面。最多算是一隻待宰的雞。喔不,這隻待宰的雞,其實已經被拔光了毛,剩下的肉也不多了。要不,『台雞電』那隻肥雞,早已飛去您家。」這番充滿諷刺意味的言語把賴清德當局被美國耍得團團轉的奴才相描繪得淋灕盡致。
為了平息外界的批評聲浪,賴當局日前拋出總經費達880億元(新台幣)的「20項措施」協助受美國關稅影響的台灣業者。但島內業界批評此舉無濟於事,認為賴當局應該硬起來,「以牙還牙」,向美國貨品課徵同樣的關稅。但賴清德當局敢嗎?多年來,台灣方面從不敢向美國「Say No」,尤其民進黨當局為了藉助美國力量「搞中」、搞「台獨」,對美方更是百依百順,明知美方以高出市場的價格向台灣出售武器,也仍向美方表示感謝;即使收到美軍送來的過期子彈、發霉防彈衣,也不敢大聲批評美方。這次對於特朗普的「關稅戰」,賴清德聲稱要持續與美方「強力交涉」,但外界迄今並未看到賴清德的「強力」表現,認為這不過是其裝腔作勢糊弄台灣民眾罷了。
此外,台灣方面還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在特朗普宣布全面加徵「對等關稅」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特朗普的戰略是提高國內工廠的生產能力,包括把半導體製造從台灣「奪回來」。根據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的資料,全球最先進的微晶片有92%都在台灣生產,而台積電正是台灣晶片生產的龍頭企業。近年台積電已在美國投資650億美元建廠,在特朗普上台後又加碼1000億美元。台灣方面本以為台積電這1650億美元的巨額投資應該可以滿足特朗普的胃口了,不料仍被課徵32%的高關稅。由此可見,台積電即使再投資一、兩千億美元,都無法令特朗普滿意,因為特朗普是要整個台積電都搬去美國,台積電最先進的製程必須在美國進行,如此才符合其「把半導體製造從台灣奪回來」的目標。上周台積電在高雄舉辦2納米擴產典禮,這是目前其最先進的製程,而此舉正顯示台積電要「根留台灣」,令想把「台積電變成『美積電』」的特朗普相當不滿,所以向台方祭出高關稅以示「懲罰」。
民進黨當局一直都把自己塑造成美國的「朋友」、「盟友」,但實際上它不過是美國來用「遏華」的工具,是美國軍火商的搖錢樹,連美國的「小弟」、「跟班」都算不上。就像島內作家楊渡所說「最多算是一隻待宰的雞」。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