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警方分別於2015及2022年偵破多宗「網上情緣」、「猜猜我是誰」及「低息貸款」等騙案。經調查後,警方拘捕並起訴2男,現時年齡分別31及35歲,涉處理高達970萬港元贓款。控方向法庭申請加刑並獲批,兩被告今日(7日)分別在區域法院及西九龍裁判法院被判處監禁35及24個月。
警方在2022年8月至9月期間,接獲2宗「網上情緣」及9宗「猜猜我是誰」電話騙案,當中11名當時年齡介乎55至94歲的受害人,分別指出透過交友應用程式,被騙徒誘騙進行虛假投資,或者收到騙徒來電,訛稱是他們的親人,因周轉問題或涉及刑事案件急需大量現金。受害人向騙徒支付款項後發現受騙,及後報警求助。案件總損失超過140萬港元。
警方接案調查後,已經成功在2024年2月至10月期間檢控3名涉案的本地傀儡戶口持有人,其後在觀塘裁判法院被分別判處8至12個月監禁。
及後,經過進一步調查,警方發現另一名當時年齡為28歲,報稱運輸工人的本地男子持有一個銀行戶口,分析後發現該名男子在2022年6月21日至8月22日兩個月期間,透過該戶口清洗超過580萬港元的款項。警方經徵詢律政司意見後,在2024年7月起訴該名傀儡戶口持有人一項「洗黑錢」罪。案件今日於區域法院提堂,該名傀儡戶口持有人被裁定罪名成立。警方根據《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第27條就被告判刑向法庭申請加重刑罰。法庭經審視後批准加重刑罰,向被告加刑四分之一,被告共被判35個月監禁。
另外,在2015年6月到11月期間,警方接獲多宗報案,共有7名受害人收到騙徒的電話,騙徒自稱是財務公司職員,向受害人推銷低息貸款。受害人其後按騙徒指示將錢存入一些個人銀行戶口作為貸款的保證金。當騙徒呃到錢後就失去聯絡,受害人亦都無得到任何貸款。案件累計損失金額約700萬港元。
警方隨後展開調查並拘捕一名35歲本地男子,報稱職業為運輸工人。他是涉案戶口持有人,調查得知他將自己的銀行戶口借給其他人,他的銀行戶口最後淪為騙徒用來洗黑錢的傀儡戶口。該戶口在3日內處理了390萬港元的犯罪得益。
警方徵詢律政司意見後落案起訴戶口持有人,並向法庭申請加刑。案件今日於西九龍法院審理,被告認罪並被裁定洗黑錢罪罪成,法庭亦批准控方加刑申請,向被告加刑30%,被告共被判24個月監禁。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