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歷史的幽靈叩響白宮大門:一場關稅與戰爭的血色輪迴

文/舒城

1930年6月17日,胡佛總統的鋼筆落在《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上,他堅信這將是「拯救美國農民的良藥」。誰也不會想到,這一紙法案將如多米諾骨牌般推倒整個世界的安寧。

這場貿易保護主義的狂歡,非但未能緩解大蕭條,反而讓1300萬美國人失去生計,失業率飆升至25%;銀行倒閉潮吞噬了9000家機構,銀行系統崩潰。1933年,全球貿易額減少三分之一,紐約摩天大樓的擦窗工發現,對面寫字樓的玻璃後早已空無一人。

1933年,失業者在紐約市相關政府部門外等候救濟。(資料圖片)

更致命的是,經濟崩潰催化了極端主義崛起:德國納粹黨員從1929年的17萬激增至1932年的100萬,日本經濟衰退了8%後加速軍國主義擴張,最終將世界拖入二戰泥潭。曾經,胡佛打開的潘多拉魔盒用超過7000萬人的生命為代價彌合;95年後,特朗普卻讓那個塵封在玫瑰園的魔盒再度現世。

特朗普宣布徵收對等關稅,貿易戰進一步加劇。(法新社)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揮舞着圖表,宣布實施「對等關稅」。這項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稱為「向全球貿易體系投下核彈」的舉措,不僅將美國平均關稅從2.5%推升至22%(中國的平均關稅水平為7%),更引發世界股市震盪。如今世界貿易依存度已遠超50%,任何關稅衝擊都可能引發系統性崩潰,歷史正以更危險的姿態重演。

胡佛的教訓清晰表明,貿易保護主義從來不是解藥,而是將經濟危機轉化為軍事衝突的催化劑。1930年代的德國失業率直逼35%,轉向納粹主義;日本因生絲出口崩盤而加速侵華步伐。這些歷史軌跡與當下現實形成恐怖呼應:俄烏衝突以關稅為籌碼的威逼利誘,中東動盪與民粹主義浪潮同步升溫。

而今,特朗普將關稅工具泛政治化,聲稱「關稅可阻止芬太尼流入」、「用關稅迫使俄羅斯停火」,這種將經濟問題與安全議題捆綁的做法,與當年胡佛迴避結構性改革、轉嫁矛盾的邏輯如出一轍。

從胡佛到特朗普,美國「戰爭轉嫁危機」的思維似乎從未改變。1930年代的貿易戰摧毀了凡爾賽體系,迫使各國在「放火重建需求」與「戰爭掠奪市場」間抉擇;如今,當特朗普宣稱關稅收入將用於「降稅償債」時,其本質仍是試圖通過撕裂全球貿易體系重塑霸權。

但歷史早已寫下答案:羅斯福1934年推出《互惠貿易協定》開啟多邊合作,才使美國經濟觸底反彈,證明合作才是唯一生路,而有些人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從未吸取教訓。

相關閱讀:

「邪惡水蜜桃」現形記:特朗普藉關稅啃食全球經濟

T先生的魔術經濟學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歷史的幽靈叩響白宮大門:一場關稅與戰爭的血色輪迴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