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研究多時的香港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上月底出爐,本期點新聞醫療健康資訊節目《肥胡醫聊》邀請到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親自解畫。談及過去時常見到傳媒報道急症室輪候時間長,高峰期甚至有病人要等候超過8小時,盧寵茂直言此類報道對急症室同事不公道,因第一類危殆病人可完全做到「零等待」,第二類危急病人平均等候時間亦僅有8分鐘,遠超目標設定的15分鐘,惟這些數字卻較少被提及。

現時醫管局公布的急症室等候時間,是過去數小時四、五類病人的最長等候時間,盧寵茂指,這本意是供非急症的市民參考,「但確實報道出來,有時沒有說清楚是四、五類,也沒有說清楚是最長。」

公立醫院急症室將患者按病情分為第一類「危殆」、第二類「危急」、第三類「緊急」、第四類「次緊急」及第五類「非緊急」。明年1月1日起,一類危殆及二類危急病人豁免收費,三、四、五類病人急症室收費由現時的180元上調至400元。盧寵茂指出,收費具有導向意義,目的是改變市民的就醫習慣,如果沒有收費去提醒市民急症室真正的功能是「急救」,就易出現誤用及濫用。

盧寵茂透露,正考慮以分類方式公布急症室的輪候時間,究竟怎樣的公布方式更好?盧寵茂又如何回應社會普遍關心的急症室加價、專科門診藥費提高、是否應增加夜診等問題?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鎖定點新聞《肥胡醫聊》節目,專訪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正片明日(9日)上線,不見不散。
(點新聞記者盧葦、鄔茜、蘇婷報道;視頻攝製:鄔茜、任青;撰文:盧葦)
相關閱讀: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