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8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首個冬奧會冠軍、冠軍基金發起人楊揚與體操奧運冠軍楊威作為代表,來到香港的9所中小學,參與了由冠軍基金發起的公益活動「冠軍公益夢想行動」。兩位精英運動員在點新聞的鏡頭下,分享了他們心目中的體育精神,並激勵學生積極參與運動,盼望體育成為連接粵港澳等不同地區人心互通的橋樑。
楊揚:冠軍代表一種能力和素質
記者:冠軍基金自2009年成立以來,已經取得了不少成果。您當初創立這個項目的初衷是什麼?
楊揚:2008年,在支援汶川地震重建的過程中,我發現運動所產生的多巴胺,對治療災區少年的心理創傷有正面影響,因此我在次年創立了冠軍基金。這個基金不僅支持運動員退役後的轉型發展,還從2012年開始關注青少年群體。我們舉辦了很多活動,包括召集世界冠軍進行社會服務、社區服務以及對山區教師進行培訓等公益活動。目前中國有4000多個世界冠軍和三四百個奧運冠軍,都有機會參與其中。
記者:這次走進香港9所中小學的活動,和以往在內地開展的活動相比,有哪些特別的規劃和意義?
楊揚:這次活動是保良局看到我們以往辦的活動效果很好,主動聯繫我們舉辦的。宣傳開始不到一周就有300名運動員報名,最終我們根據地域方便等因素選了30名運動員過來。兩天半的時間要走訪9家中小學,節奏非常緊湊。希望在這個旅程中,能讓運動和體育的精神在這些學生心中生根發芽,成為一個成長故事的起點。
記者:您作為中國首個冬奧會冠軍以及冠軍基金的發起人,在帶動優秀運動員參與公益活動方面有着豐富的經驗。您覺得優秀運動員在參與這類公益活動中,最大的優勢和價值體現在哪裏?
楊揚:這些運動員都是具有高超技藝的人,他們有很強的社會影響力,可以將自己的社會影響力帶入校園,這就是他們的價值所在。
記者:2025年全運會將在大灣區舉辦,這次冠軍公益夢想行動走進香港中小學也是為了促進兩地情感聯結和交流。您覺得體育在促進香港與內地的交流方面具有怎樣的獨特作用?
楊揚:體育的作用是連接人。經歷過巴黎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後,全運會是一個新的契機,可以將粵港澳三個地方連接起來,共同主辦賽事也是升級聯動機制、增強人員交流的好機會。
楊威:體操可作為所有運動的基礎
記者:您覺得體育精神在香港的學生群體中會有怎樣的傳遞效果?
楊威:香港的學生們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語言活潑,表現力強,不怯場,精神面貌非常好。這次的運動旅程會在他們心中埋下一顆種子,讓他們愛上體育,希望他們堅持每天運動的習慣。香港的學生們對單槓、雙槓、吊環等項目都有所了解,可見香港校園對運動項目的普及度還是不錯的。
記者:香港有獨特的體育文化氛圍,您之前對香港體育的了解有多少?這次來到香港開展公益活動,和香港的學生及體育界人士接觸後,您對香港體育的新認識是什麼?
楊威:這次來到香港後,我發現其實他們可以再增加一些體操的基礎訓練,因為體操相對來說安全系數還是比較高的運動。練習一些體操的基本項目,對他們做各個項目都有幫助。
記者:這次活動對推動兩地青少年體育交流與合作會有怎樣的積極影響呢?
楊威:兩地的體育體系差別還是很大的,因為兩地的教育背景、社會背景都不盡相同。內地統一訓練的程度更高,主要訓練一些主流運動項目;而香港更多是由家長培養孩子,後期如果是精英的話,社會會增加培養支持。在運動項目方面,香港同學的覆蓋程度更高。希望以後兩地能夠主動在運動訓練方面,互相學習和借鑒。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視頻攝製:福瑞士、羅平)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