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上江南
媒體報道,特朗普對於中國反擊對等加徵美國關稅34%大怒,政府「幫兇」曾經威脅各國不要反擊,否則會即時繼續加碼,結果,等了5天後,特朗普團隊才證實,美國對中國部分進口貨品徵收104%的關稅,時間是美東時間4月9日零時1分開始加徵。
對於美國的關稅威脅,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強調,中國人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壓、威脅、訛詐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筆者記得2021年3月19日拜登剛上台不久,中美阿拉斯加對話時,前中央外事辦主任楊潔篪脫稿說的一句話,「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這句話到今天更是非常有意義。
服務貿易關稅反擊 是大殺器
美國已經將關稅加到104%,和54%的關稅相比,除了數字大以外,影響幾乎一樣,脫鈎斷鏈我們已經預演了多次,六年多中美貿易戰下來,海關數據證明,中國商品對美國民眾是剛需,是必需品,無可替代。美國已經出現了搶購潮,批發商坐等加價賺錢,任由超市貨架空空,如果這種情況持續超過2星期,美國民眾就會上街抗議政府,那時候上街的就不是上周末的60萬人,而是對特朗普政府發出怒吼的幾百萬美國民眾。
對於特朗普這個只講歪理的總統,筆者建議,應該把戰線從貨物貿易拉到服務貿易上去。美國對全球的服務貿易有1萬億多美元的順差,這個順差不像帽子衣服那樣有實際物品交換,而是看不見、摸不着的知識產權使用付費。在服務貿易領域,美國每年對華有2000多億美元的順差(比如NBA轉播、安卓對每部手機的收費、蘋果每年從iTunes收取高達200億美元的服務費等等),對歐盟有1000多億美元的順差,如果將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一起計算的話,中國、歐盟對美國的順差按照特朗普的理論只有幾百億美元,根本不是特朗普政府公布的那個數字。
不管是我們撤銷同美國在芬太尼問題上的合作,還是對美國巨額順差的服務貿易加徵關稅,這些都會讓特朗普感到切膚之痛。只要我們用服務貿易關稅這個武器,反擊特朗普的繼續訛詐,最後求談判的就是特朗普。
貿易戰五十年一輪迴,勝負已定
4月7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段38年前時任總統里根抨擊濫施關稅的講話視頻,貼文寫道,「1987年的演講在2025年找到了新的意義。」特別是這波關稅的始作俑者、被封為非主流經濟學家、曾入獄4個月、被馬斯克諷刺為磚頭的哈佛博士納瓦羅,最應該重新看下里根的這段講話。里根說道,高關稅只能讓美國退出全球化進程,必然招致別國報復,結果就是關稅不停加碼,關稅會帶來價格虛高,民眾停止消費,最慘的還是市場萎縮、企業倒閉,產業關停,數百萬人失業。
上世紀30年代和80年代的美國分別發起了貿易戰,半個世紀後的2025年,特朗普再次發起全球貿易戰,不管他怎樣叫囂,怎樣訛詐,甚至發動戰爭,特朗普的所作所為就是在毀掉美國作為世界警察的大國地位、毀掉美國的民主價值、毀掉美國一手建立的全球化、毀掉美元霸權,甚至斷送美國的國運。
筆者認為,特朗普發動的這波關稅戰,已經演變成了金融戰、匯率保衛戰,甚至國家保衛戰。全球所有國家都在盯着中國、歐盟和日本的反應,我們是迫不得已,隔天就出台反制硬剛關稅,對於特朗普這種只認拳頭不認道理的美國總統,除了展示比特朗普更硬的拳頭以外,並沒有更好的辦法。而歐洲那種看似硬剛的綿軟反擊,得到的是特朗普要求購買3500億美元的石油或天然氣。日本石破茂稱這波關稅戰是「國難」,派出代表赴美談判,筆者估計特朗普很難放棄這次收割日本這隻大肥羊的絕佳機會。不管特朗普發動這次貿易戰,加徵關稅這個手段是否能達到其最終目的,但如果關稅戰打下去筆者堅信一點:除了逼迫日本、中東、歐洲繼續購買以外,今年到期的9萬億美元的美債以及1萬億美元的利息,要逼迫中國像2008年拯救美國一樣繼續增購,其機會已經逐漸變成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