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術
美國總統特朗普無理地發起關稅戰,此前宣布要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徵34%所謂「對等關稅」,之後升到84%;最新消息,還以中國反制為由,再加至125%。從特朗普的行為可見,無論他以什麼藉口發動關稅戰,由34%到125%的徵稅,明顯是不理性,甚至是瘋狂行為。特朗普本來的算盤,是對各國「開大殺價」,等待各國屈服,再來一個「落地還錢」,不過,有國家屈服,中國絕不屈服,而觀乎特朗普的最新言行,可能他自己也慌了。
對於美方橫蠻行為,中方強硬反制,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9日公布,開始對美加徵84%關稅,而商務部亦將12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又將6家美國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加上在世貿提訴等措施,一時之間,反制力度之大,也超出美國所想。
面對中國的強力反制,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連發7帖,呼籲民眾「冷靜點!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美國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
特朗普連發7帖,有何啟示?筆者認為,可能是特朗普自己也想不到中國如此頑強,所以只好一邊硬着頭皮說要加中國關稅,另一邊叫民眾「冷靜」、「讓美國再次強大」、「這是偉大時刻去買(入市)」;其實,最不冷靜的人,就是特朗普本人,他發動關稅戰是第一錯,針對中國是第二錯,如今還想再加大對中國關稅是第三錯,但特朗普意想不到的是,他自己面臨的,乃是來自全球的壓力!
在美國本土,《財富》雜誌就有報道,美國商會正在考慮起訴特朗普政府,以阻止於9日生效的新關稅;相關報道指,美國商會一直在考慮將美政府關稅戰訴諸法庭,該組織部分體量較大的會員企業也正敦促這麼做。據其中一名知情人士指,一些其他團體可能會與美國商會一起提起訴訟,目前美國商會發言人拒絕置評,白宮也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相關報道雖然未經證實,但肯定是合乎常理的可能做法,因為關稅一加,美國政府收錢,埋單的就是各大小企業。
從最新消息可見,特朗普聲稱其他國家未有正式反制美國,所以可以暫緩關稅措施,但筆者認為中國以外的國家,還是有可能由「妥協」變成「被劫」,向美國屈服或最終損害自己利益,因為特朗普根本不可信任。
翻查資料,2018年,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分多輪對約37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稅率最高達25%;談判期間,特朗普表現得反覆無常,曾多次對談判表達樂觀,但又不時威脅加徵更多關稅。對其他國家例如歐盟、加拿大以至墨西哥等,其實特朗普採取的,也是同一策略。
特朗普愈發瘋狂,中國愈要堅定,讓步或退縮,必會換來更大的損失,就如《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皮書所指,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對彼此都是機遇而非威脅。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按照兩國元首通話指明的方向,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通過平等對話磋商解決各自關切,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筆者也認為,自中美建交後,合作及互利是事實,打關稅戰不但對美國沒有好處,連帶美國民眾都要因特朗普行為而受害,特朗普若不回頭是岸,只怕前面就是懸崖。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