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特朗普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再次出現戲劇性逆轉。美東時間4月9日凌晨12時01分(本港時間中午12時01分),特朗普宣布暫停對75個國家徵收關稅90天,關稅降至10%,惟「對中國徵收關稅提高至125%」。
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市場不安情緒,早前美股遭遇兩輪嚴重拋售。儘管如此,特朗普仍然堅稱要保持強硬立場,對市場波動不以為然,稱其只是短暫調整。那麼,最終導致他轉軚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有分析認為,債券市場動盪和摩根大通CEO戴蒙(Jamie Dimon)警告的經濟衰退風險成為關鍵轉折點。
主要原因:美債的大幅拋售
近日,美債市場連續大跌,在美東時間周三更是出現了大幅拋售。10年期美債收益率兩天內飆升近40個基點,一度觸及4.5%,3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升破5%,釋放出嚴重的系統性風險信號,並引發包括前財長薩默斯在內的經濟專家的警告,可能會引發金融危機。
對此,市場上有傳言稱中方可能以拋售5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作為反制美國無理加徵巨額關稅的手段,國證國際研究部宏觀及地產首席分析師黃焯偉表示,儘管暫時無法證實這一說法,但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有策略性地減持美債,作為反制手段亦是合乎邏輯的。然而,從美債一天的成交量高達數千至近萬億美元的情況來看,即便中方真的在拋售這些美國國債,似乎也不足以完全解釋近期市場的波動。
黃焯偉更傾向認為,美債的下跌可能反映市場對關稅導致的滯脹風險的上升。同時,美聯儲近期亦釋放出較為鷹派的信號,在最新的會議紀要中提到,如果通脹問題持續,將考慮在更長時間內保持更高的利率水平。這些因素共同影響了市場對美債的情緒,促使其價格下跌。
事實上,財長貝森特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共同向特朗普提醒了債市的問題,敦促他暫停「對等關稅」的實施。同時,商界的主要盟友也致電白宮高層顧問,警告他們債券市場的發展越來越令人不安,並呼籲特朗普暫緩關稅。
對於特朗普這位職業生涯主要依靠借貸發展房地產項目的商人而言,美國債券市場發出的警訊尤為敏感。
「債券市場非常棘手,我一直在關注它……人們變得有點不安,」特朗普在解釋他的轉變時說。
戴蒙警告美國經濟可能步入衰退
摩根大通CEO戴蒙的警告進一步動搖了特朗普的立場。
特朗普特別強調,他受到了戴蒙在福克斯商業頻道專訪的影響。在這個特朗普經常收看的電視頻道上,戴蒙警告稱美國經濟很可能陷入衰退。
「我現在持謹慎態度,但如果我們不能取得一些實質性進展,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惡化」,戴蒙在節目中表示。
這番言論顯然引起了特朗普的高度關注。他公開承認:「人們變得有些擔憂......我認為市場反應有些過度。大家變得有點緊張。」最終,他表示暫停關稅的決定是「發自內心的考量」。
中美關稅談判進入新階段
那麼,對於特朗普此次的關稅豁免及對中國125%的報復性關稅,中美關稅是否意味着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呢?
特朗普表示,如果報復,美國會加倍還擊。他相信中國希望與美國談判,但也相信中國會找到方法來與美國達成協議。
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陳鳳翔對特朗普宣布的90天關稅豁免安排表示,儘管涉及75個國家,但透明度不高,資料不足。他指出,美國的關稅政策分為幾類:基準關稅針對185個國家加徵10%;對等關稅主要針對中國及部分東盟國家(如柬埔寨、越南、泰國、印尼);行業性關稅則集中於汽車產業,影響墨西哥、韓國、日本、德國等國。
陳教授強調,所謂的豁免主要適用於基準關稅,而未能減免行業性關稅。因此,整體影響可能被高估。他指出,儘管美國希望藉此增加稅收,基於去年的4.1萬億美金進口總額,額外的10%關稅可能使得政府年收增加4100億美金,但這僅能覆蓋約三分之一的國債利息支出。
他補充道,此次豁免並未完全阻止中國貨品,反而可能通過東盟國家間接進入美國市場。其次,韓國、日本和德國等國的汽車關稅仍未免除,可能會引發反擊並增加國際緊張關係。
美國方面,雖然市場對特朗普的關稅暫停表示歡迎,但商業團體警告稱,貿易政策的動盪並未結束。華盛頓游說組織全國對外貿易委員會會長Jake Colvin表示:「雖然這種暫時的暫停可能會減輕即時的痛苦,但它並未減少正在使公司貿易、採購和投資計算癱瘓的不確定性。」
(點新聞記者章芸菲、葉紫翎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