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對點新聞記者表示,近段時間對於美國無理加徵關稅,中方的態度始終是「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今後中方不會忍氣吞聲,也不會陪美方玩數字遊戲。「中方的奉陪到底並非要與美國加徵關稅到同等程度,我們從戰略上藐視它,對其無理行為不予理會也是一種態度,凸顯了中方的戰略定力。」正如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所言,美方對華輪番加徵畸高關稅已經淪為數字遊戲,在經濟上已無實際意義。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布,中國對美關稅提高至125%,當前關稅水平下美國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白明表示,自美國肆意揮舞「關稅大棒」後,美國商品在中國市場的佔比不斷縮水。根據海關總署2025年一季度統計,美國商品在華進口佔比已萎縮至3.7%,較2018年貿易戰前的19.2%銳減。
美國妄圖通過關稅重構產業鏈代價高昂
白明提到,關稅推高到此種地步,邊際效應遞減明顯,實際影響變弱。「不和美國玩兒了」,一方面是「沒辦法和美國玩」,其做法已經淪為赤裸裸的報復行為,是徹頭徹尾想與中國脫鈎斷鏈的行為。「美國一意孤行破壞中美經貿關係,即便中國再怎麼努力,目前也看不到美方的相向而行」白明說,另一方面,美國瘋狂加徵關稅的背後,還有希望通過打壓中國,讓製造業回流美國的目的。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場產業鏈主導權之爭,然而數據卻有些諷刺。世界銀行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增加值自2010年首次超過美國,穩居世界首位。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公布(OECD),中國2023年製造業總產值佔比達到了全球的35%,位列全球第一,超過第2名至第10名的綜合;而美國通過關稅手段強行重構供應鏈的代價卻很高昂。「美國 『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的策略,最終只會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既失去了中國廣闊的市場,也大大損傷了美國消費者的利益。」
(點新聞記者朱燁北京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