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術
由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向全球各國開打關稅戰而來,美國一直舉棋不定,立場一直在變,政策一直在縮,在中國宣布反制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後,美國曾一度把對中國的關稅總額加徵至145%,但未幾,又宣布對智能電話、電腦等產品暫緩「對等關稅」。有學者指出,關稅戰對美國傷害最大,目前壓力在美國一邊,中國手中的籌碼更多,要重回談判桌,解鈴還須繫鈴人,美國必須拿出更多誠意,做更多事情。
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李成教授接受訪問時指出,特朗普第二任期以來包括關稅戰在內的一系列做法,正加速全球化的終結,加劇許多國家對美國信譽的懷疑,加深美國內部對憲政民主前景的憂慮。美國本想傷中國,卻傷了自己,孤立了自己,傷害了美國的軟實力和聯盟體系。當被問到中美如何重回談判桌時,李成認為「美國首先要做出反應。貿易戰是特朗普開啟的,需要美方提供可信靠譜的解決方案,中國願意談,相信會做出綜合評估。」
日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也指出,美國以一紙行政令出台所謂「對等關稅」,不僅違背基本的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律, 也是對國家間互補合作和供需關係的無視。「對等關稅」自4月2日推出以來,不僅沒有解決美自身任何問題,反而嚴重破壞國際經貿秩序,嚴重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人民生活消費,損人不利己。
如有留意特朗普經常轉變的政策,會留意到這已經不是他發起關稅戰而來的第一次轉向,在其他國家有意反制美國時,其實美國已暫緩了大部分國家的「對等關稅」;到中國再加大力度反制美國,美國又暫時不徵收部分產品的「對等關稅」,筆者認為,美國本來想威嚇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但原來中國反制決心如此堅定,美國唯有先退一步,換取空間。
以特朗普個性,他經常希望自己以強人姿態出現,當然未必想退,但近日亦有分析指出,美國在宣布「對等關稅」後,股債齊跌,美股大挫在金融海嘯時也出現過,但債市利率上升,特朗普以至其政府就不能忽視,如果利率不斷上揚,美國債市崩潰,沒有人買美債,對靠「債冚債」生存的美國而言,絕對是大災難。
從電子產品到生活用品,從平價商品甚至特朗普大廈的紀念品,美國到處都有「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商品,美國要用關稅減少中國商品流入市場,這是叫美國市民買貴兩倍甚至三倍的商品嗎?自中美建交以來,商貿等合作已經高度融入,雙方也很難承受脫鈎後果,如果美國硬要把貿易問題簡單看成是「中國有順差」,受害的肯定就是美國以至其人民。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敦促美方正視國際社會和國內各方理性聲音,在糾錯方面邁出一大步,徹底取消「對等關稅」的錯誤做法,回到相互尊重,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分歧的正確道路上來。4月14日,在赴河內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越南《人民報》發表題為《志同道合攜手前行 繼往開來續寫新篇》的署名文章,更指出「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要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維護開放合作的國際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