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為期6個月的日本大阪世博會在4月13日正式開放,當局預計首日入場人數將達14萬人。然而,大阪世博會至今僅銷售1100萬張門票,比原定目標少300萬張。門票收益計劃用於補貼營運開支,然而加上建造成本上升,世博會最終恐面臨入不敷出的局面。
大阪世博會的開幕禮於4月12日在位於人工島「夢洲」的會場舉行,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日本天皇德仁,以及身兼大阪世博名譽會長的首相石破茂出席並致辭。石破茂稱,世博為全球各地民眾提供了一個對話交流的舞台,並向世界展示日本的新形象。
大阪世博會最初預計建築成本為12.5億日圓(約6,754萬港元),但最終增加近一倍,達到23.5億日圓(約1.27億港元)。在42個場館中,印度、西班牙和尼泊爾的展館預計難以如期開放,據報是因為材料價格上漲,令準備工作延誤。
日本當局設法吸引人流,包括決定引入「當日券」,遊客可以在會場入口購買即日門票,而此前世博會門票原則上要透過官方網站購買,除了要先設定身份認證,還要輸入密碼、姓名、出生日期,之後再經電郵確認。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