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復活節東南亞出遊 消委會籲預留時間選購旅遊險

消委會今日公布新一期《選擇》月刊。(點新聞記者周傾芫攝)

【點新聞報道】關於旅遊保險的消費投訴,消委會2024年接獲90宗投訴,顯著多於2023年的66宗和2022年的12宗。復活節長假期將至,不少消費者將安排行程,消委會建議遊客避免到出發前夕才匆匆購買旅遊保險,而是預留時間理解理賠條件和索償限制。

消委會就市面上的27個單次個人旅遊保險計劃進行調查,發現即使是保費相若的計劃,「醫療費用」的成人最高賠償額亦可相差1倍,而不同計劃涵蓋的保障範圍亦有頗大差異。

對於有消費者擔心到東南亞旅遊時的人身安全,調查中只有1間保險公司的3個計劃提供「綁架及勒索」保障,每宗意外每天賠償最高500港元,總賠償額最高15000港元。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嫻對此回應表示,保險公司基於數據和風險制定保險產品,目前東南亞地區的人身安全與醫療、意外等風險比,並非主流,如有需就人身安全投保的遊客,需要在投保前詢問清楚有無相關條款。

以亞洲地區的7天旅程而言,撇除個別保險公司會向76歲或以上人士收取較高保費,個人保費由145至509港元;至於全球地區的14天旅程,則由241至859港元。

儘管長者及兒童大多支付與成人相同的保費,多達92%的計劃會調低他們的最高賠償額,最多調低達75%,甚至不能享用部分保障。就此次調查而言,有18個計劃就承保年齡設限。除了1間保險公司的3個計劃的承保年齡高達120歲外,其餘計劃的承保年齡上限則介乎79至85歲。消委會建議業界定期檢視旅遊保險對長者及兒童放寬承保年齡上限,以及提高長者和兒童在各項目的最高保障額。

旅途上或許會有不可預計的事情發生,例如遺失個人財物或證件、航班或公共交通延誤,甚至可能因突發事故而須取消或縮短旅程,有接近93%的計劃提供「取消旅程」及「提早結束旅程」保障,賠償受保人已支付及不可退還的交通或住宿等費用的損失,最高賠償額介乎3500至50000港元。有22個計劃提供「旅程延誤現金津貼」,普遍會以每5至6小時的旅程延誤作為賠償單位,最高賠償額介乎500至5000港元。

此外,消費者要謹記,若使用「緊急支援」服務,必須先聯絡保險公司的24小時緊急支援服務熱線,由其授權的緊急支援服務供應商安排及提供援助服務,否則相關開支未必獲得賠償。若有意在旅遊期間參與滑雪、乘坐熱氣球、水肺潛水等較高風險活動,投保前應先向保險公司查詢清楚個別較高風險活動是否受到保障。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

相關閱讀:

復活節假期料604萬人次出入境 一文教你北上避人流

同級冷氣機省電差距達27.4% 消委會籲提高能源評級標準促節能減碳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復活節東南亞出遊 消委會籲預留時間選購旅遊險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