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今日(4月15日)是第10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今年亦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實施香港國安法五周年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立法生效一周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今日早上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暨主題講座。香港政協青年聯會(政青)表示,國家安全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根本保障,也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石;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香港青年應積極支持香港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共同抵制任何危害國家和香港利益的行為。
浙江省政協委員、政青主席沈慧林表示,作為香港創業新生代,親歷「一國兩制」護航下的創業黃金期,這些成就皆以國家安全為基石。國家安全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創業者寫進商業計劃書的最大保護牆——沒有社會動盪,才能安心研發;沒有外部干擾,才能順利對接內地與國際市場。今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號召青年企業家「三個先行」:做國安理念踐行者,將合規經營融入創業基因;當創新敘事傳播者,用產品與服務講好「一國兩制」故事;成為青年社群引領者,組織創業沙龍普及國安知識。當創業者把國家安全視為「最重要基石」,香港定能續寫「東方之珠」傳奇,讓「一國兩制」航程更加行穩致遠。
四川省政協委員、政青常務副主席徐兆兒指出,香港自回歸以來,法治和社會秩序曾一度受到衝擊,香港國安法的頒布實施,猶如一道堅不可摧的安全堤壩,築牢國家安全屏障,確保香港重回正軌,再次煥發出蓬勃生機。只有國家安全得到保障,香港才能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市民也能在和諧穩定的環境中,享受幸福生活。身為社會一員,我們應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支持特區依法維護國家安全,深刻認識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重要性;積極支持香港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共同抵制任何危害國家和香港利益的行為。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委員、政青常務副主席蘇達文認為,國安才能港安,港安方能家安。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社會重拾法治秩序,街頭暴力與分裂行徑成為歷史。數據顯示,2023年香港罪案率較香港國安法實施前下降27%,國際金融中心排名穩居全球前三。這份「安全感」不是憑空而來,而是中央堅定支持與特區依法治理的成果。國安教育不是口號,而是行動。從學校課堂到社區展覽,從網絡短片到法庭案例,我們看見特區政府以創新方式普及國安知識。青年人要主動學習憲法、基本法與香港國安法,在社交平台傳播正能量,用理性思辨抵制錯誤思潮。
政青副主席兼公關及傳訊委員會主任施漢銘表示,香港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頒布實施,發揮「雙法雙機制」優勢,讓香港社會從混亂走向有序,法治的威嚴得以重塑。企圖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受到嚴厲打擊,正義得以伸張,市民的安全感大幅提升。法治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在維護國家安全領域發揮着強大保障作用,它讓我們堅信,任何破壞行為都將受到法律制裁。期望特區政府未來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法治建設持續深化,包括不斷完善相關法律體系,與本地不同法例相容互補,同時也要持續加強法治教育,讓法治觀念深入人心。
政青副秘書長王珍妮指出,香港青年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逐步深化對國家安全的認知與實踐。青年將國安意識融入發展機遇,例如在大灣區合作中注重數據安全,或在金融、科技領域推動合規創新,既維護國安亦發揮香港優勢。文化層面,透過保育非遺、參與國情活動,青年在保留本土特色中強化家國認同,並以藝術、社交媒體等創新方式傳遞國安理念。面對國際輿論挑戰,青年以自身經歷對外講述香港法治重建歷程,並在網絡安全等領域貢獻專業能力。共融的核心,在於平衡安全與自由、連結本土與國家,以動態實踐守護香港獨特性,同時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政青政策研究及培訓委員會副主任溫志倫表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感謝各界努力讓全民國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實至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讓學生們認識和明白國家安全與他們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國家安全並非遙不可及,它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網絡等領域,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通過「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宣傳教育,學生能系統學習國家安全知識,提升辨別是非的能力,築牢思想防線。這不僅有助自身守護國家安全,還可向身邊人傳播知識,帶動家庭、社區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良好氛圍,為國家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
政青政策研究及培訓委員會副主任劉碧堯指出,自回歸以來,香港憑藉「一國兩制」優勢,持續強化法治建設與經濟發展。當前全球局勢深刻演變,非傳統安全風險與外部干預手段交織疊加,凸顯完善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性。通過香港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雙重法律屏障,香港不僅修復制度短板,更在金融監管、涉外法律服務等領域建立系統化防護機制,實現發展與安全的動態平衡。
政青公關及傳訊委員會副主任謝梓峰表示,每年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不僅提供了一個回顧與反思的機會,更突顯維護國家安全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透過加強國家安全教育,提升全民安全意識,從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國家安全並非僅僅是中央政府的根本責任,更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責任及全國人民的共同義務。唯有在和平穩定的環境中,我們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國家發展面臨的挑戰,並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最終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宏偉目標。
政青創新及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姚穎謙表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於今年4月15日踏進了第十個年頭,意義非凡,在美國特朗普政府掀起「關稅戰」的背景下,更凸顯全民深切理解國家安全責任的重要性。國家安全涵蓋面廣,在黨和國家領導下,祖國在政治、經濟、金融、文化、資源、人工智能、太空、數據、糧食安全等方面打下相對穩健的基礎,舉國上下才能在美國單方面擾亂全球秩序的「關稅戰」中安然無恙。
政青資深委員會副主任鍾志文認為,國家安全是香港繁榮穩定的根基,更是全港市民的共同責任,維護國家安全是全民頭等大事,人人有責。香港特區政府積極推動國家安全教育,提升市民守法意識,凝聚社會共識。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香港更需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唯有共同維護國家安全,才能確保香港繁榮穩定,讓「東方之珠」持續綻放光彩。
政青會員張坤指出,「一國」是前提,是根本原則,「兩制」是在不違背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基礎上的制度容納。國家安全在這一體系中具有核心地位,是制度得以運行的保障。過往的社會動盪警示我們,當國家安全受到挑戰,香港也難以獨善其身。4月15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正是深化公眾理解的重要契機,有助於強化香港社會整體的國家認同、制度認同與安全認知,為制度的長期穩定運行奠定共識基礎。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