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因應復活節假期將至,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醫生今日(16日)呼籲計劃外遊的市民,應注意目的地的傳染病情況,預防感染各種傳染病,特別是麻疹、登革熱和諾如病毒感染。

麻疹
近期部分海外國家的麻疹個案呈上升趨勢,其中北美洲(包括美國及加拿大)、歐洲及鄰近地區(包括越南、柬埔寨和菲律賓),因疫苗覆蓋接種率偏低而出現麻疹持續爆發。另外,日本和澳洲今年錄得的麻疹個案亦有所上升。
潛伏期
- 7至21日
感染症狀
- 發燒、皮膚出現紅疹、咳嗽、流鼻水和眼紅等
預防措施
- 接種疫苗。計劃前往麻疹流行地區的市民,應及早檢視自己的疫苗接種紀錄及病歷,若以往未經化驗確診感染麻疹,以及從未或不確定曾否接種兩劑麻疹疫苗,應在出發前最少2星期諮詢醫生接種疫苗;健康人士按建議接種麻疹疫苗後一般可獲長期,甚至終生保護,接種兩劑疫苗後預防效果更可達97%。
- 若出現相關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停止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和避免與未有免疫力人士接觸,尤其是抵抗力弱人士、孕婦及未滿1歲的兒童,並盡早向醫生求診。
登革熱
市民外遊時應提高警覺,慎防蚊傳疾病如登革熱、日本腦炎、寨卡病毒感染、瘧疾等,當中特別要留意的是登革熱,並必須做足防蚊措施。世界衞生組織於2024年在全球錄得超過1400萬宗登革熱個案,創歷史新高;而一些港人的旅遊熱點,例如泰國、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地,都是登革熱流行的地方。
潛伏期
- 3至14天,通常為4至7天
感染症狀
- 高燒、嚴重頭痛、眼窩後疼痛、肌肉及關節痛、噁心、嘔吐、淋巴結腫脹以及出疹等
預防措施
- 穿着寬鬆、淺色的長袖上衣和長褲;
- 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塗上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蟲驅避劑。市民可參閱使用昆蟲驅避劑的注意事項,了解使用昆蟲驅避劑的詳情和注意事項;
- 戶外活動期間,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妝品或護膚品,依照指示重複使用昆蟲驅避劑,以及在同時使用昆蟲驅避劑及防曬液時應先塗防曬液再塗上昆蟲驅避劑;
- 如從受登革熱影響地區回港,應在14日內繼續使用昆蟲驅避劑。
諾如病毒感染
諾如病毒在冬季會較為活躍,病毒可透過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接觸受感染人士的嘔吐物或排洩物,及接觸受污染的物件等不同途徑傳播,並引致急性腸胃炎爆發。香港人的旅遊熱點如日本、新加坡和台灣地區,現時的急性腸胃炎活躍程度較去年同期為高,加上部分地區的氣溫仍然較低,市民出外旅遊期間或有機會受到感染。
潛伏期
- 一般為12至48小時
感染症狀
- 常引致急性腸胃炎,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腹痛、輕微發燒及不適;症狀一般會自行痊癒,大部分患者通常在1至3天內改善。
預防措施
- 光顧可靠及有牌照的食肆;
- 避免進食生或未經煮熟的食物,尤其要避免進食生的海產或肉類;
- 小心選擇冷盤,包括自助餐的刺身、壽司及生蠔;
- 火鍋或燒烤時,確保食物已徹底煮熟才進食;
- 飲用經煮沸的水;
- 謹記進食前和如廁後要以梘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
相關閱讀: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