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建造業致命意外佔所有行業逾8成 申訴公署提40建議籲改善

陳積志宣布,公署完成就政府對建造業職安健的監管的主動調查行動。(政府新聞處)

【點新聞報道】申訴專員陳積志今日(16日)宣布公署完成就政府對建造業職業安全及健康(職安健)的監管的主動調查行動,並向勞工處、屋宇署及發展局提出共40項主要改善建議。

公署表示,在2018年至2023年的6年間,建造業共發生108宗致命工業意外,佔所有行業發生的致命工業意外超過8成。陳積志認為,建造業對社會的經濟發展及市民的居住環境均有重要貢獻,但生命無價,致命工業意外絕對是一宗也嫌多,問題必須嚴肅和竭力處理。

建造業致命工業意外佔所有行業超8成。(政府新聞處)

陳積志指,今次調查發現,在多宗涉及高風險作業(如竹棚架、吊機、吊運等)的個案中,「合資格人士」未有妥善檢查裝置或機械便貿然簽署指定表格確認安全,甚至預先一次過簽署多張表格。此外,勞工處亦揭發2名「合資格檢驗員」在風暴後未檢測起重機,便虛報安全狀況。陳積志斥此等行為罔顧工人安全,必須受到法律制裁,社會唾罵,建議制訂檢查清單範本、建立電子平台上傳紀錄供抽查,杜絕造假。

調查發現,建造業中涉多起虛報安全狀況。(政府新聞處)
工人們進行工程作業。(政府新聞處)

陳積志又指,在2018年至2023年期間,建造業因違反職安健法例而罪成者,每年平均罰款金額只介乎8000多元至10500多元,相對高昂的工程費用和巨大金錢收益,阻嚇力明顯不足。其中被定罪最多及次多的2名承建商,期間分別被定罪共77及56次。公署認同政府2023年修例大幅增加罰則及延長檢控時限,但鑒於實施時間尚短,勞工處應跟進實施成效,並加強檢視法庭就定罪個案所頒判的刑罰。

在執行高風險作業中,秉持安全第一的原則。(政府新聞處)

就公署今次調查報告,勞工處回應稱正詳細審視及研究報告的內容,並積極跟進相關的建議。勞工處表示,處方非常重視建造業的職業安全及健康,亦已按報告中的建議展開多項跟進工作,包括:計劃於2025年下半年開始試用小型無人機協助執法,並研究引入語音轉文字技術以協助錄取口供;擴大安全委員會會議的參與範圍,涵蓋高危及安全表現欠佳的私營地盤;增加對安全從業員的監察,及加強監管強制性安全訓練課程的營辦機構及導師的表現等。

勞工處表示,未來處方會加強與發展局和屋宇署的合作,並採取三管齊下的策略,包括巡查執法、宣傳推廣及教育培訓,再配合科技應用,積極推動建造業建立職安健文化,並提高工人的職安健意識,防止意外發生。

相關閱讀:

啟德地盤工遭剷車輾腳 鮮血噴湧送院治理

來論|工業意外頻發 職業安全何時真正受重視?

收藏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建造業致命意外佔所有行業逾8成 申訴公署提40建議籲改善

收藏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