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發動貿易戰實在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華爾街大行高盛一項最新報告顯示,自從美國準備實行對等關稅以後,該國經濟就已經開始受損,預期因為旅美人數大減,加上外國消費者杯葛美國商品,最終會令今年美國經濟損失接近900億美元(約7020億港元),或佔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3%。
美國國際貿易管理局(ITA)周一發表資料顯示,乘飛機到訪美國人數在3月份按年下跌約10%,一改過往上升勢頭。事實上,美國旅遊業在新冠疫情之後發展得不俗,可惜自從特朗普當選總統後,美國對鄰國的敵視態度增加,加上由他一手促成的關稅政策,令地緣緊張局勢升級和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促使有意往美國旅遊人士亦改變主意。
加拿大飛美航班預訂量降70%
國際貿易管理局的資料顯示,國際旅客去年在美國的消費開支達2540億美元。該局在3月初預期今年入境美國的旅客人數將達至7700萬人,只略低於2019年的破紀錄人數,而更預測2026年將會創下歷史新高。無奈美國公布對等關稅政策後,再有法國和德國旅客早前被無理扣押,以及加拿大與美國關係轉差,加國主要公共機構,包括退休金管理公司和主要醫院,均勸喻員工不宜到美國旅遊,上述預測已不再合理。OAG Aviation Worldwide報告顯示,加拿大飛往美國的航班預訂量截至9月底同比下降70%。同時,歐洲遊客通過雅高集團旗下酒店在美國的夏季預訂量也下降25%。
彭博情報分析估計,受到負面印象的影響,外國旅客在美國接近200億美元的消費開支正岌岌可危。高盛因此而估計,最壞情況,美國旅遊人數減少加上外國消費者杯葛美國商品,最終將令美國今年經濟損失接近900億美元,或佔今年GDP的0.3%。
其實早在3月31日,高盛經濟師Joseph Briggs和Megan Peters在報告中已警告,美國關稅政策和對傳統盟友的敵視態度,正損害美國的全球形象。這些直接影響旅客繼續前往的興致,同時促使高盛預期美國經濟今年掉頭轉差。
另外,美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Adam Posen近日在《外交事務》撰文指出,特朗普團隊所謂「美國佔據升級優勢」的論調存在根本性誤判。美國作為全球最大貿易逆差國,這場博弈中只會處於脆弱位置。
美智庫:關稅是「自殘式」策略
Posen更以「經濟版越戰」來比喻當前局勢,認為發動貿易攻擊可能引發災難性後果。同時又警告,當特朗普政府以關稅作為政治籌碼,首先衝擊的是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根據彼得森研究所計算,若對中國加徵關稅全面落地,美國一般家庭年均支出增加4500美元,企業生產成本增長15%。汽車製造商可能因晶片短缺被迫減產,製藥企業面臨原料斷供,甚至國防工業的關鍵礦產供應鏈都岌岌可危。他直言關稅是一種「自殘式」策略,推高美國通脹,更可能引發停滯性通脹危機(滯脹),也就是經濟萎縮與物價飛漲並存,重現1970年代石油危機的噩夢,可說是自毀根基。
摩通警告貿易戰損美信譽
此外,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亦警告,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將會損害美國的信譽,並促請華府主動接觸中國。儘管美國目前經濟仍然繁榮,然而現有卓越地位將因為特朗普企圖重塑全球貿易格局而受威脅。
因加徵關稅演變成的貿易戰繼續拖累美元資產下跌,美股周三續跌,道指早段曾跌254點,報40114點。美匯指數在周三亦曾跌0.86%,報99.354,彭博社美匯指數再創半年低位。資金流入黃金避險,刺激金價在周三曾升至每盎司3317美元,升近3%,再創歷史新高。
(來源:大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