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美國濫施關稅,在5月2日將終止對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小額包裹免稅待遇,關稅提升至120%,這對很多原本依賴小額包裹出口的跨境電商企業帶來衝擊,而影響更深的將是依靠跨境網絡平台選購物美價廉的海外商品的美國民眾。4月16日,「同心築夢・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第三場聯合採訪活動採訪團走進深圳科創學院。目前,該學院不少科技創新類別的創業產品已在美國市場受到追捧。他們對關稅戰亦表現淡定,認為真正有競爭力的產品並不怕關稅和包裹出口郵費影響。
走進深圳科創學院,琳琅滿目的「黑科技」產品讓人眼前一亮。無弦的智能吉他、光能電吹風、智能按摩儀器、膝關節運動冷凍恢復儀等,這些產品不僅在內地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也在海外市場大受歡迎。它們均是出自這裏的年輕創業團隊。
專注做運動康復儀器的「00後」工科生、極動智能創新XPOLAR公司創始人陳聰一告訴記者,公司的產品主要通過跨境電商渠道銷售,且在海外市場特別是美國十分暢銷。對於關稅戰,他表示:「短期內確實會有些影響,但整體還不算太大。」他介紹,公司目前在美銷售大約佔整體的四成。「關稅其實更多是渠道商在承受壓力,他們可能會把成本轉嫁給終端消費者。」

陳聰一說,由於公司前期在美國設有海外倉,有部分庫存,因此政策短期內的衝擊有限。但從長遠來看,這種政策背後實質上是一場貿易戰。它可能會抬高產品在美銷售價格,同時也意味着,若要實現本土化生產、加大在美國市場推廣投入,企業的經營成本將顯著上升。「關鍵在於產品有沒有議價能力。」他坦言,在消費者端能否以足夠的價格售出、覆蓋成本,是創業公司必須面對的核心難題。「但如果你的產品力夠強,消費者願意為它買單,那關稅成本上升帶來的衝擊就能緩解。」

「香港對我們開拓海外市場幫助十分大。在國際貿易環境複雜的當下,對開拓海外業務的創業者來說,香港的位置難能可貴。」 陳聰一說,公司目前通過香港開展大部分國際業務,包括歐美及其他市場。「我們在香港有公司主體、也有賬戶,進出口和收外匯效率都很高。」他表示,香港是一個多語種、制度開放的城市,並且毗鄰深圳,這種「天然的跳板」角色,可幫助初創企業更順利地走出去。
另一個受訪者、雲望創新智能(深圳)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創始人竇海波的便攜按摩儀器亦在美國市場十分暢銷。「我們的產品至今已在全球售出近8000台。」他表示,市場布局涵蓋歐美、東南亞、中東等地區,美國市場佔整體銷售約30%-40%。面對近期美方可能加徵關稅的不確定性,公司提前做足準備。「我們在加稅消息之前已經將幾千台貨物運入美國倉庫,這批貨可以支撐幾個月銷售。」團隊坦言,若未來關稅政策發生變化,他們將視情況調整價格策略或採取其他應對措施。
(點新聞記者盧靜怡報道)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