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講真D|演唱會門票騙案層出不窮 點算好?

文/興銀

伴隨着科技的發展,網上購物成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時,與網購相關的詐騙陷阱亦無處不在。警方公布數據顯示,警方去年共錄得11559宗網上購物騙案,較前年大增近三成,損失金額較前年更大幅增加87%至約3.6億元。如此多的網購騙案和損失金額,需要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

網購騙案主要有哪些類型呢?常見的犯案手法有3種,分別是「Facebook專頁詐騙」、「Carousell釣魚連結騙案」及「彈票黨」,其中最常見的「Facebook專頁詐騙」佔去年網購騙案超過四成,涉款約6000萬元,騙徒假冒知名商戶建立高仿專頁,並透過付費廣告推送虛假優惠,市民在網上搜尋有關商店時,真假專頁或同時顯示在搜索結果中,很容易不小心點擊進入假冒專頁。

值得注意的是,網購騙案中涉及演唱會門票的案件佔逾15%,涉款近1800萬港元,有女歌迷更被騙近百萬元。一名40歲本地女子去年4月在Telegram群組購買演唱會門票後,但未有收到門票,先損失300元。其後,再有自稱娛樂公司職員騙徒聯絡女事主,以折扣優惠誘使女事主購買多張演唱會門票,並以藉口不斷要求女事主過數,女事主在一個月內共轉賬多達256次,合共被騙近100萬元。

事實上,由於熱門演唱會大多一票難求,有騙徒會將目標瞄準未能成功購得演唱會門票的歌迷,在不同的網上購物平台發帖文,謊稱有大量內部演唱會門票可供選購,以誘騙歌迷購買。騙徒會以不同藉口拖延發貨,令受害人在活動當日,才發現所購買的門票未能進場,或所謂的賣家沒有發貨,進而中招受騙。

針對熱門演唱會門票等,騙徒透過營造「手快有,手慢無」的緊迫感迫使消費者倉促付款,令買家無法作出仔細驗證和當面交收,騙徒一旦收款後即迅速失去聯絡,亦是演唱會騙案層出不窮的重要原因。

英國殿堂級搖滾樂團Coldplay本月8日起,在啟德體育園主場館舉行四場巡演,共吸引逾20萬歌迷入場。惟在一票難求下,演唱會接連發生「走後門」、黃牛黨及詐騙門票案件,警方至少拘捕16人。而最新一宗「走後門」案,涉及一名在主場館一酒吧任職的男調酒師,他涉嫌在尾場演唱會,擅自打開緊急出口讓兩名舊同學進入,3人涉嫌串謀詐騙被捕。

眾所周知,除了Coldplay啟德演唱會外,接下來4月底謝霆鋒演唱會,5月林俊傑和五月天都要在啟德開騷,6月周杰倫啟德演唱會。一系列演唱會盛事在舉辦的同時,也會給不少黃牛和騙徒可乘之機。早前,香港啟德體育園開幕典禮的門票發售實行實名購票,但並未實行實名入場,亦給了不少黃牛以「商機」。

為打擊「黃牛黨」,內地要求大型演出需實名購票、實名入場,面向市場公開銷售的門票數量不得低於85%。實名購票、實名入場以及提高面向市場公開銷售的門票比例等舉措,亦值得香港借鑒和參考。香港警方2月24日就拘捕1男2女,涉嫌售賣啟德體育園開幕禮假門票,其中兩名被捕人聲稱出售的門票根本不存在,亦是需要正視的問題。

針對演唱會騙案,相關部門要繼續實名制購票,研究透過立法及刑事化的方式處理門票炒賣等,不排除透過修訂法例將「黃牛」行為刑事化;同時要加強打擊和執法行動,進一步壓縮黃牛及騙徒的活動空間。更重要的是,市民和歌迷也要擦亮雙眼,循正式售票途徑購票。正式售票途徑搶不到票時,也要識破騙徒的各種招數和伎倆,仔細驗證後當面交收,同時要留下電話錄音、視頻等證據,避免蒙受損失。

相關閱讀:

網購騙案年逾萬宗涉款3.56億 買演唱會門票重災款項達1800萬

網上購物騙案涉款達$3.6億港元 警提6點建議助市民防騙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演唱會門票騙案層出不窮 點算好?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