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術
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關稅戰,從無理加徵關稅,再到濫施關稅的地步,已完全超出了理性範圍,日前(15日),美國白宮更揚言,中國輸往美國的商品面臨最高達245%的關稅。外交部發言人強調,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不願打,但也不怕打。對於關稅戰的分析,不少評論都認為美國注定會失敗,筆者認為,論經濟總量雖然美國還是世界第一,但是中國除了一早作好打關稅戰的準備,中國韌性一直極強,而美國內部開始分化、反特朗普,若然美國執意為之,隨時全盤皆輸。
現時,關稅戰的負面影響已在美國浮面,當中國反制美國後,美國產品對華幾近零吸引力,例如在汽車行業,隨着中國對原產於美國的汽車關稅大幅上調,美國進口車在中國市場喪失吸引力;相反,3月份中國內地車市增長超過14%,部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智能駕駛等領域持續發力,有望拉動中國內需。筆者認為,這既是中國的內循環有效地建設,也是因為沒有美國部分產品,都不太影響到中國市場。
美國政府行兇,國內市場亦受到極大影響,筆者昨日閱讀國際新聞,就看到因為美國的關稅大棒,連帶美國的航空業、酒店業也受影響,同樣在3月,赴美的海外旅客總人數同比就下降了大約12%。有研究指出,單是在旅遊業,美國今年就會損失近5000億港元。一個動作,得罪全球,美國甚至在高校教育等市場也開始失去優勢,國內又不斷有反特朗普示威,美國要貿易談判,還是要一錯再錯,結論十分明顯。
從4月2日特朗普宣布所謂「對等關稅」開始,筆者就一直留意着市場發展,中國一直沉着應戰,而美國則「愈出招愈亂」,先是股債市場波動極大,然後國內湧現不同的反對聲音,由商界到民間都有,筆者曾看到一條美國農民受訪片段,一位農民指出農作物價格近年已經在下跌,農民本身就生活困難,如果加上出口時要付關稅,農民根本就挺不過難關,希望美國政府能看到農民的苦況。其實,特朗普的部分支持者就是基層包括農民,他們用選票將特朗普推上總統寶座,卻隨上賠上自己的生計。
至於中國,關稅戰對中國有沒有影響,必定有,因為美國始終都是一個具有規模的市場,但中國近年積極開拓美國以外的市場,又用力刺激國內市場,特朗普在第一次上任美國總統時,以為自己可以做惡霸,但來到了他第二個任期,中國早有準備。國家統計局16日公布,中國首季GDP錄得31.8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4%,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指出,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外部挑戰,實現既定發展目標。有分析更直指,「眼下是美國痛感更強、壓力更大,想重回談判桌」 。
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日前指出,美國推行的「美國優先」本質上是零和博弈,美國濫施關稅或迅速引發自身經濟衰退。筆者認為,美國濫施關稅,已經不是零和博弈(一方贏、一方輸),而是兩敗俱傷的負和博弈,可能在數十年前,全球化進程還未很深,發動貿易戰或可拿點好處,但今日的中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國向中國加徵關稅,則是叫國內市民捱貴貨;中國向美貨徵關稅,美國貨在中國又無人買,特朗普因一己私欲開打關稅戰,只會令「美國再次衰弱」。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