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美東時間16日,原本就一直處於低位的華納兄弟探索、華特迪士尼、派拉蒙全球等知名美國電影公司股價於低位水平內再度暴跌。
最近幾天:
- 華納兄弟探索公司市值下跌32.9億美元;
- 華特迪士尼公司市值下跌156.7億美元;
- 派拉蒙全球公司市值下跌2.9億美元。
美方人士認為,美國電影公司持續走跌,反映的是對國家電影局宣布對美電影行業發起反制的長期擔憂。
譚主收集了4月9日以來,美國媒體的相關報道。

可以看到,中方發聲後,在美國媒體中引發了兩輪討論熱潮。第一輪是消息發布之後,第二輪則是在4月16日。
新一輪討論高峰,除了談股價,美媒更憂心的是今年年中開始,多部荷里活電影的續集將持續推出,包括侏羅紀系列等。
美媒稱,如果無法在中國上映,可能會對這部電影的未來產生重大影響。
「擔憂未來」,道出了美國電影公司股價持續下跌的更深層原因。
首先,美國電影市場內部憂慮重重。美國電影票房本身就在經受着流媒體的強烈衝擊。
- 根據美國HarrisX的一項最新調查,只有34%的美國成年人更願意走進電影院看電影。
- 相比之下,近八成美國觀眾更願意直接通過流媒體平台觀影。
- 有73%的美國成年人表示,流媒體已經成為他們觀看電影的「默認渠道」。
同時,美國電影市場自身的票倉潛力也越來越低。
根據美國票房數據網The Numbers的數據,去年,美國電影總票房大約是86億美元,但6年前,美國的總票房是現在的1.4倍——2018年,美國的電影總票房接近120億美元。
據測算,美國2025年的電影票房會更低,大約只有70億美元。
對一個行業來說,真正的擔心不是失去現在,而是失去未來。而中國市場,恰恰是荷里活在全球其他單一市場都找不到的未來。

專業影評人龐宏波告訴譚主:
今年春節檔證明了中國市場所存在且一直沒有被挖掘出的巨大潛力,在單一票倉里可以產出20億美金的超級單片。這是巨大的吸引力。
怎麼理解中國單一市場的吸引力,可以看一組數據。
現在全球影史前五位中,前四位均是美國電影,第五是中國電影《哪吒2》。
- 前四名單一票倉貢獻最高的,是《復聯4》在北美的票倉,成績是8.58億美金。
- 而《哪吒2》僅在內地市場就拿到了20.98億美金票房。
這組對比可以明顯看出,對荷里活超級大片來說,內地市場有着很高的挖掘潛力且有其他任何一個單一票倉都不具備的能力。
龐宏波告訴譚主:
對荷里活超級大片來說,決定全球票房成敗的是國際票房的高低,全球影史票房前四名影片平均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映,其中《阿凡達》可以在9個國家票房破1億美金。所以,一旦「適度減少美國電影進口數量」影響到了荷里活超級大片,使其在內地市場受阻,那麼對荷里活來說是很難承受的。
「很難承受」的另一個客觀現實是,荷里活電影製作公司所製作的影片,正在加速失去國際市場。
媒體分析機構Omdia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主流電影製作商在2024年佔據全球電影市場份額的51%。相較十年前始終高於60%的市場份額,美電影製作商在國際電影市場上的份額正在萎縮。
當美國電影的全球影響力越來越弱,更需要的是美國政府注入信心,而非噩耗。

根據燈塔《2024年荷里活影片內地市場觀察》,2024年荷里活影片內地票房份額略有復甦,佔全年大盤的份額略有提升達到15.1%。
美國如果繼續用關稅這樣的工具傷害中國觀眾的感情,可能中國市場對美國影片的厭惡情緒還會更高,略有提升的份額恐怕還會跌回去。
除此之外,譚主此前也就國家電影局的相關表態做過解讀。當時就說了一個觀點,如果中國消費者開始在電影領域減少選擇美國產品,這種趨勢很可能會外溢到其他領域,很多國際媒體做了轉引。

美媒的一位記者還專門在社交媒體上援引玉淵譚天的觀點說,由於美國文化產業的核心盈利點確實在於知識產權和品牌價值。因此,如果中國消費者開始在電影領域對美國產品「降溫」,這種趨勢很可能會進一步外溢,影響到其他依賴美國IP和品牌溢價的行業。
我們常說,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翻譯到電影行業,同樣的句式依然成立:
失去中國,就是失去未來。
美國政府要更加清楚認識到,濫施關稅,只會讓荷里活的預期加速崩塌,正在讓那些為「美國價值」鼓與呼的故事更快幻滅。
(來源:玉淵譚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