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疾言
最近外媒報道稱,台當局規劃將全台1.3萬間超市或便利店打造成「戰時樞紐」,一旦台海爆發戰爭,民眾可被引導前往附近超市,領取配給口糧和醫療用品。此消息一出,輿論嘩然。如果未來台海真的發生戰事,島內通訊、電力、交通勢必遭受重創,這些超市或便利店還能運作嗎?還有店員上班嗎?店內貨物還能正常補充嗎?民進黨當局莫不是把打仗想像成「過家家」的遊戲?
近年民進黨當局也曾發布過荒唐可笑的備戰措施。例如,其「戰爭救生手冊」的其中一項內容是讓台灣民眾戰時掃描二維碼,尋找防空避難地點。這項構思當時即惹來一片嘲笑聲:戰爭發生時通訊系統早被破壞,手機還能上網嗎?由此可見,民進黨當局對於戰爭的實況缺乏深刻的評估,只停留在「想當然」的層面。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從蔡英文第二任期開始,民進黨當局就開始炮製一系列「備戰」計劃,尤其是加強民間後備兵力方面,雖然當中不少措施被批評天馬行空、不切實際,但民進黨當局「全民備戰」計劃逐漸機制化、常態化以及如「鴨子划水」般密鑼緊鼓地開展各項加強後備民力的計劃,則不容小覷。
2021年12月蔡英文執政時成立「全民防衛動員署」,開始落實「全民皆兵」的政策。該署隸屬防務部門,目的是「建立全民防衛觀念,打造堅實防務」,主要任務包括加強教召訓練,提升後備部隊戰力;建立跨部會協調合作機制,掌握在災時、戰時,都能夠運用民力、物力。所謂「教召」,是台灣方面為培養軍隊後備力量,增進後備軍人軍事素養與戰鬥技能的訓練,以往的訓練次數是退伍後8年內,以4次為限,每次訓練5至7天,據說將延長至14天,以加強後備軍人的戰力。至於「災時、戰時的民力和物資運用」,在民力方面,民進黨當局除了企圖把高中生納入「民防」力量,還準備把的士司機、大廈管理員訓練為「防災士」;在物力方面,則計劃把廟宇作為彈藥存放地,如今更企圖把超市和便利店作為食品、藥物發放地。
2024年6月賴清德上台後設置所謂「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並親自擔任召集人。該委員會的職能包括「民力訓練暨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等,並提出培訓「40萬可恃民力」,在必要時可支援軍事行動。其「備戰」圖謀比蔡英文更具野心。
民進黨當局積極「備戰」,一方面是渲染所謂「大陸威脅論」,挑起台灣民眾對大陸的敵意,以此在選舉中打「反中牌」騙取選票。另一方面也是配合美國政府進一步武裝台灣的策略。民進黨上台這九年來,美對台軍售總額超過200億美元創新高,美方也加強協訓台軍。最近台軍正在進行「漢光演習」兵棋推演,據說這次兵推美方派遣前駐韓美軍司令、美陸軍退役四星上將羅伯特·艾布拉姆斯出任資深觀察員,還首度擔任台方「參謀總長」顧問。早前,台方進行的另一場兵推時,美軍現役印太司令部聯五次長巴格倫曾被發現坐在台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旁邊。美方加強台方戰力,無非就是把台灣作為美國的「代理人」,日後倘若發生台海戰事,希望台軍可拖長戰事,消耗中國大陸的實力。
美台軍事勾連頻繁,但「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才是台灣主流民意。民進黨當局和美方企圖在台海挑起戰事的圖謀必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