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4月17日至20日一連三天,「創新融合·共築未來」港澳青年浙江行活動在浙舉行。期間,來自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以及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等港澳高校的百餘個創科團隊,將走進當地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企業考察交流,同時還將通過項目路演與浙江科創平台、投資機構等對接合作。

機器人產業密集 應用場景豐富
「這次考察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浙江機器人上下游產業非常密集,很多應用場景在香港比較難想像得到。每一天的行程都能讓我發現新的結合點」,來自香港大學的秦佑銘已在港成立了一家專注於空間感知的初創公司,此次行程讓他對這一技術在內地市場的應用充滿期待。「其實我們已經和一些內地企業進行了合作,包括像宇樹科技也有合作。而通過這次考察,我發現內地很多企業都在產業升級走向智能化,而空間感知技術可以賦能的行業非常多,所以內地的市場量級會是香港的好幾倍。」

他告訴記者,到達浙江的第二天他就接到了當地投資機構邀約洽談的電話,在感慨「浙江速度」的同時更增加了他對項目落地浙江轉化的信心。「香港是全世界人才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香港8所高校其實出了很多人才,特別是在計算機人工智能算法這方面的人才。而內地與產業貼得更近,產業鏈完善,又有巨大的市場,技術轉化更容易落地。所以我覺得,浙港兩地的合作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產學研結合。」

提供場地經費支持 幫助港澳創科項目轉化
來自澳門科技大學的馬振方在參觀香港理工大學杭州技術創新研究院時驚喜發現,該研究院旗下的軌道交通智慧中心與自己研究的方向非常吻合。「我們主要集中於交通調度和車間流水調度等方面的研究,目前與新加坡智慧城市的一些項目已經有了合作。聽完港理工杭州研究院的介紹後,發現我們在路口調度上的算法其實可以在軌道交通上進行應用。」
此次,他還帶來了無人船集群調度應用項目參加路演。「浙江有很多創新型、技術型企業,所以我覺得我們一些比較新的技術在浙江有非常大的落地空間。所以希望通過項目分享,無論是從技術交流還是資金支持方面,我們也希望與浙江的技術人才或者高校、企業進行深度合作。」
香港理工大學杭州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倪一清表示,非常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港澳創科項目團隊落地杭州轉化,港理工杭州研究院在辦公場地、研發經費上都將提供最大支持。「香港理工大學準備在內地建立15家類似的研究院。只要有好的技術,我們願意與創科團隊一起合作,幫助他們一起找到落地的應用,一起把產品推向市場。」
(點新聞記者王莉報道)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