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官方數據顯示,自4月5日以來,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累計僅收取到5億美元(約38.8億港元)對等關稅,而自美國總統特朗普1月20日上任以來,美國平均每天的關稅收入不足2.5億美元(約19.4億港元),與特朗普吹噓關稅收入每天達20億美元(約155.2億港元)相去甚遠。
近期特朗普多次在公開場合,誇大美國從關稅政策中獲得的收入,早前在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的演講中稱,美國透過關稅「賺了一大筆錢,高達每天20億美元」。美政府於4月2日起對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然而CBP最新數據顯示,自4月5日以來,局方累計僅取得5億美元關稅收入。此外,自特朗普上任以來,根據15項總統貿易行動徵收的總關稅收入逾210億美元(約1,630億港元),相當於平均每天不足2.5億美元,只有特朗普聲稱每天20億美元的約八分之一。
美國財政部的數據同樣無法支持特朗普說法。自4月5日以來的7個工作天,財政部「海關和特定消費稅」日均存款總額為2.27億美元(約17.6億港元)。截至周二,財政部本月累計總額約23億美元(約178.5億港元),顯示關稅政策對增加財政收入的作用有限。
CBP數據如同直接摑了特朗普一巴,局方同時也被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壓垮。美國海關系統上周五出現10小時故障,故障期間由於無法輸入豁免商品代碼,大量到岸商品被迫滯留暫停報關。
更大的壓力來自人手。數據顯示局方人員缺口已高達5,850人,卻僅獲得150名員工的招聘預算,考慮到員工退休潮來臨,美國各大入境口岸可能會因缺乏專業人員而陷入癱瘓。
(原文:香港文匯報)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