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東江供水60周年 大灣區最大水庫護港水脈

春日的白盆珠水庫,碧波蕩漾。(點新聞記者盧靜怡攝)

【點新聞報道】春日的白盆珠水庫,碧波蕩漾。18日,「同心築夢・共謀發展」 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第三場聯合採訪活動來到白盆珠水庫。很多港人對這個名字未必熟悉,但實際上,這個水庫對東江供港水源起到了間接的調節作用,保障了香港居民的用水安全。

18日,「同心築夢・共謀發展」 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第三場聯合採訪活動來到白盆珠水庫。(點新聞記者盧靜怡攝)

惠州市白盆珠水庫工程管理局水庫調度科科長楊彪告訴記者,白盆珠水庫地處惠東縣境內,是東江第二大支流——西枝江的上游,這是大灣區最大的水庫之一。「單是去年,水庫的出庫水量近10億立方米,為下游的城市提供了穩定的水源支撐。」

今年是東江供水工程60周年。楊彪介紹,目前供港水源主要為新豐江和東江幹流。雖然白盆珠水庫並非供港水源的主力,但其在汛期通過調蓄功能,間接調節下游水量,也對保障區域水資源調配起到支撐作用。

楊彪表示,目前供港水源主要為新豐江和東江幹流。(點新聞記者盧靜怡攝)

「水質是我們的命脈。」楊彪指着庫區一角說。為保障這份「清澈的底色」,水庫設有水資源管理科,專責資源開發與配置;也設有專門的水庫巡查隊,負責日常巡邏並制止任何違法行為,並配合實施水土保持工程。「每個月,我們都要對30多個水質指標進行檢測,主壩區域的水質常年維持在地表水Ⅰ類標準,部分流動性差的支流區域為Ⅱ類。」

楊彪說,近年來,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每年都會飛來越冬,成為這裏的「生態見證者」。

記者了解到,目前,水庫作為工程設施仍不完全對公眾全面開放,以確保運營與水質安全。白盆珠水庫正加快「智慧水庫」建設,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調度和管理能力。「我們正在建設智慧水利平台,未來可以實時掌握水位、水質、氣象等動態,為科學調度和應急處理提供支撐。」楊彪說。

(點新聞記者盧靜怡報道)

相關閱讀:

東江水供港60周年紀念典禮在港舉行 李家超李國英鄭雁雄王偉中等出席

(有片)東江水供港60周年 李家超憶述「樓下閂水喉」故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東江供水60周年 大灣區最大水庫護港水脈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