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挑起關稅戰,拖累全球貿易生態,市場預期美國經濟將首當其衝下滑,國際投資者對美失去信心,持續從美元資產抽資。市場統計機構統計顯示,投資者從美國債券基金中共走資117億美元(約913億港元),為連續兩周走資。分析認為,投資者可能不再將美債視為避險或安全資產。有美資投行指出,若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被撤換,勢必令美貨幣政策趨不明朗,市場將更加動盪。
全球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發布最新數據顯示,資金持續從美元資產尤其債市中抽資。其中,美國債券基金近一星期淨流出117億美元,全球固定收益互惠基金中撤資210億美元,兩者均連續第二個星期走資。另一機構LSEG Lipper早前推算,截至4月9日當周美債基金走流出156.4億美元(約1200億港元)。
美債引發的全球債券基金贖回潮中,高風險的垃圾債券基金亦受波及,一周走資51億美元。債券交易員指出,特朗普反覆無常的關稅措施,令借貸方將會收緊信貸,加上融資成本上升,垃圾債券發行商違約的風險亦將增加。
債息飆升 推高融資成本
華爾街知名投資人、前雷曼兄弟交易員麥唐納(Larry McDonald)指出,美國龐大的債務、國會開支失控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美債市崩壞的根源。英國金融衍生品交易服務商IG集團指出,關稅的各種措施造成市場很大的不確定性。分析師薩卡姆爾(Tony Sycamore)預計,目前風暴仍在盤旋中,難料何時離去。投資者對持有美元資產日益擔憂,導致部分人加快沽貨,將資金轉移到包括歐洲在內的市場。
稅務諮詢公司RSM亦認為,隨着特朗普關稅政策的突然轉變,投資者對美國政策信心喪失。首席經濟學家布魯蘇拉斯直言,美債市場受到衝擊,導致市場中槓桿交易平倉。分析認為,作為抵押貸款和企業貸款成本基準的10年期美債息快速飆升,必然會推高整體市場的借貸成本,從而對美國經濟造成新一輪打擊,同時令美債作為全球「避風港」的地位受到質疑。
若解僱鮑威爾 美勢陷入滯脹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指出,最近美國市場債息上升,但歐洲、中國和日本市場的債息並未抽高,相信資金正從美國流出。如果利率無序上升,將導致美國在債務償還支出顯著增加。
另外,市傳特朗普對聯儲局減息太慢感不滿,有意提前解僱主席鮑威爾。美資投行Evercore ISI認為,若貿然撤換鮑威爾,將令市場加速對美貨幣政策失去信心,令環球市場動盪加劇。Evercore ISI副主席Krishna Guha表示,聯儲局的獨立性突然被削弱,不但會令金融市場更緊張,而且更會導致美國經濟偏向滯脹之途,極端風險亦會明顯大增。
(來源:大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