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講真D|開放中國對決霸凌美國

文/陳術

過去一星期,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啟今年首次外訪,到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三國進行國事訪問。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全球強徵關稅時,習近平主席外訪受到世界關注。中國與美國,一邊是主張開放包容、團結合作,一邊是大搞「脫鈎斷鏈」、「小院高牆」,哪裏是「確定性的綠洲」,哪裏是「不確定性的海洋」,答案顯而易見。

對於習近平主席的東南亞之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部長王毅指出,在單邊主義、強權政治衝擊世界的大背景下,此訪以命運共同體建設為主線,聚焦睦鄰友好、推動互利合作,取得圓滿成功。美國隨意加徵關稅,無視國際規則,大搞唯我獨尊。東南亞國家首當其衝,擔憂世界經濟前景,不願叢林法則回歸。值此危機時刻,世界渴望穩定性和方向感,周邊國家期待中國展現領導力,提供確定性。

不少專家都深度分析此行意義,復旦大學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趙衛華就指出,中國正面回擊美國,對美國的單邊霸凌行徑發出非常明確的反對聲音,對東南亞等周邊國家起到了鼓勵作用。而習近平主席到訪東南亞三國並堅定支持這些國家保持戰略自主,更是對這些國家的有力支持。對於深化交流合作,趙衛華則指出中方提出建設深化命運共同體的具體舉措或意見,充分體現出中國和美國對待其他國家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中國主張共建命運共同體,強調雙方平等,彼此互利合作,共同發展。

4月19日,新華社發表經濟隨筆文章《把握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文章指出,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敞開大門,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世界經濟的重要確定性。文章更直指,一邊是主張開放包容、團結合作,一邊是大搞「脫鈎斷鏈」、「小院高牆」。

從4月2日特朗普打出關稅大棒後,有兩個明顯的轉向,其一是當中國反制後,立即將中國變成針對目標;其後見中國態度強硬,在聲稱中國出口關稅可能會提高到245%之前,就已經對智能電話、電腦和晶片等豁免「對等關稅」。我們由此可以看到,首先是美國也料不到,世界不同國家任由其欺凌,但中國堅決反對;另外就是對中國貨品大徵關稅,也是把石頭砸在自己腳上,上至美國政府,下至一般市民,都會受到影響。

對於可能突如其來的關稅戰,中國一早已有所準備,對外擴展市場,對內刺激內需,國家穩居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第二大進口市場;製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勞動年齡人口超過8億人,研發人員總量居世界首位等等。筆者還想指出,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即使要自給自足,仍是能夠應付,美國可以嗎?要美國人捱一會兒貴貨,已經上街反對政府了。

執筆之時,美國又起了新一陣反特朗普示威,周六(19日)美國各地又爆發全國大型示威,今次在網上興起最終卻走上街頭名為「50501」的抗議浪潮,在當日引爆超過800場示威,預料大約400萬人到場集會,擺明反對特朗普政府的施政。到底,在開放包容的中國與霸凌高牆的美國之間,世界如何抉擇?筆者還是要說,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開放中國對決霸凌美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