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新聞背後|通貨膨脹與溫水煮蛙

文/張俊獅

因為特朗普政府掀起的關稅戰,很多人都在談論通貨膨脹,這個看似平淡無奇的經濟現象,其實就像「溫水煮蛙」一樣,悄悄地在人們的生活中蔓延,侵蝕人們的財富。

雖然通貨膨脹不像超級通貨膨脹那樣來勢洶洶,但它的影響卻是深遠且持久的。今天,我們就來揭開通貨膨脹的「溫柔面紗」,看看它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吞噬人們的購買力,並加劇社會不平等。

在西方經濟學教科書中,超級通貨膨脹被嚴厲批評,但對於一般程度的通貨膨脹,卻往往被視為「無傷大雅」,甚至有時還被鼓勵。然而,對於普通市民來說,通貨膨脹就像一場無聲的掠奪,悄悄地削弱了我們的購買力。

這個正正就是西方經濟學教科書故意選擇忽略的事實。

雖然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下,工資也會有所上漲,但問題在於,工資的調整往往滯後於物價的上漲。正常情況下,工資一年才調整一次,但如果遇到不厚道的老闆,可能幾年都不漲工資,甚至還會剋扣薪水。

反觀物價,商家卻可以隨時調整價格,甚至上午漲一次,下午再漲一次。勞工合約中就算有明確規定工資要按通脹調整,那麼在通脹環境下,工資的上漲速度根本追不上物價的飆升。

一年365天,打工一族只是在每年加薪的那一天,工資能夠調整。但其餘364天,物價卻可以天天上漲,甚至一天可以漲幾次。控制商店的財團可以通過價格調整來追上通脹,但一般的打工人卻得不到工資的調整,長久下來,社會上大部分的財富自然會轉移到操控商業的大財團手上。

這種情況就像溫水煮蛙,短時間內你可能感覺不到什麼,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十年後你會突然發現,自己的財富已經被通脹悄悄侵蝕了大半。

通貨膨脹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它還是一個社會問題,尤其是它加劇了社會不平等。讓我們來看看通脹對窮人和富人的影響有何不同。

對於富人來說,通脹根本不算什麼。他們的收入遠超支出,每個月花不完的錢可以輕鬆應對物價上漲,生活品質絲毫不受影響。然而,對於窮人來說,通脹卻是一場災難。

低收入群體往往是「月光族」,每個月的收入剛好夠支付基本開銷,根本沒有多餘的錢來應對物價上漲。他們只能節衣縮食,甚至連孩子的教育費用都無法負擔。這種情況導致了「世襲貧窮」——貧窮的家庭無法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使得貧窮代代相傳,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隨着通脹的持續,社會不平等也在悄然加劇。短期內可能看不出什麼,但如果放任不管,幾十年後,社會將出現極端的貧富懸殊。

通貨膨脹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有些政府為了應對入不敷出的財政困境,選擇大開印鈔機,瘋狂印錢。這種做法在歷史上並不少見,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威瑪共和國,以及二戰時的國民政府,都曾因大量印鈔而導致貨幣貶值,民不聊生。

當政府大量印鈔時,持有本國貨幣的市民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隨着貨幣價值的下跌,物價飛漲,普通百姓的生活越來越艱難。與此同時,商人們卻趁機囤貨居奇,抬高物價,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貧富分化。富者越來越富,貧者越來越窮,最終導致政府失去民心,政權垮台。

即使在和平時期,許多國家也因為揮霍無度而陷入財政困境。它們通過發行債券或直接印鈔來應對財政赤字,這種做法雖然暫時緩解了政府的財政壓力,但卻讓普通市民的購買力不斷下降。這本質上是一種「合法化的劫貧濟富」——政府通過印鈔將財政問題轉嫁給市民,讓普通百姓為政府的揮霍買單。

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發展中國家,許多發達國家也面臨同樣的問題。西方國家很多政府開支龐大,公務員收入過高,但卻沒有採取有效的緊縮措施,反而讓普通市民節衣縮食。美國特朗普政府所進行的關稅戰爭及其所帶來的影響,正反映了西方政府這種鼓吹溫和通脹所衍生出來的社會問題。

通貨膨脹就像一場無聲的風暴,雖然它不像超級通脹那樣來勢洶洶,但它的影響卻是深遠且持久的。通貨膨脹不僅侵蝕了個人的財富,還對整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削弱了社會的購買力,加劇了社會不平等,導致貧富差距擴大,甚至可能引發社會動盪。

作為普通市民,我們需要警惕通脹的「溫柔陷阱」。通脹無聲,但它的影響卻不容忽視。只有正視這個問題,我們才能避免成為「溫水中的青蛙」,保護自己的財富和未來。

(作者為香港恒生大學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暨經濟學課程主任)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新聞背後|通貨膨脹與溫水煮蛙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