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中國戲曲節|下月起多場免費講座大師班及展覽 部分需登記(附連結)

「中華文化節2025」舉辦多場免費戲曲藝術講座及展覽。(政府新聞處)

【點新聞報道】為了讓市民更深入認識和了解戲曲表演的藝術特色,作為「中華文化節2025」重要一環的「中國戲曲節」將於5月至8月期間舉辦多場免費講座、大師班及展覽,從多角度介紹不同劇種的表演特色和劇目賞析等。

「戲演三國」講座

由資深粵劇表演藝術家阮兆輝主講,四場講座將從戲曲人物塑形、改編藝術、故事謀略和體裁變奏等角度細談今年戲曲節中取材自三國故事的經典劇目。

講題:三國人物戲曲塑形:談諸葛亮與姜維

日期:5月17日(星期六)

講題:三國戲曲改編藝術:談《群、借、華》、《收姜維》、《長坂坡》

日期:5月24日(星期六)

講題:談《借東風》、《回荊州》中的謀略

日期:5月31日(星期六)

講題:三國從歷史、文學到戲曲的變奏

日期:6月7日(星期六)

崑劇藝術講座

配合今年戲曲節三場崑劇演出,資深崑曲藝術研究者張麗真將主講三場講座,與觀眾一同賞析劇目背後的文化和故事,以及舞台上的精妙演繹。

講題:《十五貫》賞析

日期:5月18日(星期日)

講題:《獅吼記.跪池》及《紅梨記·亭會》賞析

日期:5月25日(星期日)

講題:《浣紗記·寄子》及《吟風閣雜劇·罷宴》賞析

日期:6月1日(星期日)

戲曲文化講座

今年戲曲節為香港觀眾帶來難得一見的地方戲曲劇種——河南越調和陝西秦腔,選演取材自《三國演義》的作品及劇種經典劇目。香港戲曲研究者林萬儀在兩場講座中將分別概述「三國戲」的演變,以及越調和秦腔中女鬚生的特色。

講題:三國題材戲曲概略:從宋元南戲到當代地方戲

日期:6月8日(星期日)

講題:巾幗鬚眉:河南越調和陝西秦腔的女鬚生

日期:6月15日(星期日)

「戲演三國」講座、崑劇藝術講座和戲曲文化講座均以粵語主講,下午2時30分在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2號會議室舉行,免費入場,需預先網上登記留座,座位有限,額滿即止。

崑劇大師班及示範講座

浙江京崑藝術中心(崑劇團)的主演藝術家們在大師班及示範講座中將會深入講解崑劇生旦的表演技巧及曲唱藝術。

崑劇大師班: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2號會議室

主持:陳春苗

主題:崑劇旦角行當的表演

日期和時間:8月14日(星期四)下午2時

導師:胡娉

主題:崑劇生角行當的表演

日期和時間:8月14日(星期四)下午4時

導師:曾杰

崑劇示範講座:

地點:饒宗頤文化館I座演藝廳

主持:張麗真

主題:崑曲名劇承傳示範

日期和時間:8月18日(星期一)下午5時

講者:吳心怡、王恒濤

崑劇大師班和示範講座均以普通話主講,免費入場,需預先網上登記留座,座位有限,額滿即止。

展覽

5月至8月期間將分別於香港文化中心和元朗劇院舉辦《戲說三國》人物展,展示不同戲曲劇種中三國群雄的化妝造型、戲服穿戴以至人物性格特色。免費入場。

展期:5月27日(星期二)至6月7日(星期六)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堂展覽場地

展期:7月16日(星期三)至8月1日(星期五)

地點:元朗劇院大堂展覽場地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中國戲曲節|下月起多場免費講座大師班及展覽 部分需登記(附連結)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