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千萬年薪不是夢?免費贏取出國遊?細拆5大常見騙局

【點新聞報道】警方昨日於旺角以「行使虛假文書」拘捕內地3名長者。據悉,當時3人前往彌敦道617至623號一間銀行分行開戶口,而其中一名72歲男子竟攜有1999張、每張印有「港幣五億元債券」字樣的「鈔票」,後經警方調查,以涉嫌「行使虛假文書」拘捕2男1女。

近年來,針對長者的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從傳統的「寶藥黨」、冒充法定機構的詐騙電話、虛假中獎,到如今印有「5億元鈔票」,可見騙徒犯罪手段不但多樣,更不斷升級。點新聞整理長者常見5大騙局,帶你識清騙徒手段,教你如何自保!

「騙徒兜售高額債券 實為假鈔」

淘寶不少店舖售賣相關假鈔。(網絡截圖)

騙局拆解

  • 騙徒於多個內地多個平台包括「抖音」「淘寶」等傳播有關滙豐「五億債券」的帖文或購買途徑;
  • 聲稱債券是「1995年香港滙豐銀行發行的5億港幣債券,是為紀念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而特別設計」,並以紫外燈照射出現反光水印;
  • 相關假鈔背面印有「本債券續香港行政公署、香港財政公署商定批準,由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監制」「本債券由滙豐銀行價付,不滿二十年不予兌付」等字樣。
淘寶售賣5億債券的店舖,商品在紫外線照射下呈現反光水印。(網絡圖片)
相關假鈔背面寫有「本債券續香港行政公署、香港財政公署商定批準」等文字。(網絡圖片)

自保招數

  • 認清本港流通港元紙幣面額分別為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和1000元,並且由3家發鈔銀行發行;另有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為慶祝成立150周年,以及渣打銀行香港分行開業150周年,兩間銀行亦曾發行面值150元鈔票。

假鈔辨認六招式

  • 「動感光亮圖案」:輕微傾斜鈔票,查看鈔票右上角的圖案會否變色,以及圖案內的光紋會否隨之轉動。
  • 「開窗金屬線」:查看鈔票有沒有內藏一條金屬線,以及金屬線上的銀碼與鈔票的面額是否吻合。
  • 「凹凸手感」:可觸摸鈔票,查看有沒有凹凸手感。
  • 「隱藏銀碼」:將鈔票置於光源下輕微傾斜,可見銀碼數字。
  • 「高透光水印」:留意鈔票有沒有水印。
  • 「熒光透視銀碼」:分別位於正、背面的單色圖案在紫外光下會呈現兩種熒光顏色;而背光可見兩面的圖案拼合成銀碼數字。

*點此查看金管局詳解

「騙徒噓寒問暖 謊稱『寶藥』治百病」

長者上當受騙買回「高價藥」。(fb圖片)

騙局拆解

  • 常有2至3名騙徒在街上兜售草藥/藥丸/藥物,騙徒主要向長者噓寒問暖,聲稱長者可能患有某種疾病,有「寶藥」可根治;
  • 向受害人誇大有關「寶藥」的療效,或誘騙受害人合資購買「寶藥」轉售以賺取豐厚利潤;
  • 亦有騙徒租用商業單位,透過邀請長者參加健康講座,提供免費量血壓等醫療服務,並安排員工向參加長者噓寒問暖,長者覺得受到關懷,從而上當受騙購買保健產品。

自保招數

  • 不在街上購買藥物;
  • 若感覺身體不適,可向註冊醫師求診;
  • 購買中藥等貨品,應光顧已註冊和信譽良好的商舖。

「騙徒偽造證件 電話謊稱中彩票」

騙局拆解

  • 受害人收到騙徒的短訊、電話、郵件或電郵訊息,聲稱中了巨額彩金或名貴獎項;
  • 受獎項吸引,受害人作出回應並與騙徒聯絡;
  • 騙徒採取拖延策略,聲稱獎項存於某些有信譽的銀行、財務機構或政府機構;
  • 騙徒偽冒的法律專業人員、銀行經理,甚至警務人員,並出示蓋上假印章的偽造正式文件;
  • 受害人上當受騙,通過某些銀行及/或匯款代理公司,向海外不同銀行戶口或不認識的人士,付款繳交保險費、手續費、本地及省政府稅項等。

自保招數

  • 不對「天降橫財」抱有幻想;
  • 如果從未參加外國或國際知名或有信譽機構舉辦的任何抽獎或彩票活動,最有可能不會中獎;
  • 真正的彩票活動獎項不需付款領取,否則可能是騙局;
  • 絕不要將款項存入自己不認識的戶口持有人的銀行戶口;
  • 如收到任何疑為彩票騙局的可疑短訊、電話、郵件或電郵,應盡快通知警方。

「騙徒假冒法定或政府機構 發送釣魚短訊」

騙局拆解

  • 誘騙市民資產被凍結或涉嫌違法行為;
  • 要求市民提交銀行賬戶資料(如賬戶號碼、網上理財登入名稱及密碼)或轉賬至指定戶口。

自保招數

  • 切忌透露個人資料,包括身份證號碼、銀行賬戶資料等;
  • 如收到可疑來電,應立即掛斷電話;
  • 若接獲可疑來電,必須保持警惕,查證來電者的身份,切勿隨意向他人透露其個人資料;
  • 即使發送訊息的陌生人能說出你的個人資料,並不代表他是真正的執法人員,因為騙徒可以通過非法手段取得市民的個人資料;
  • 如懷疑受騙,請即致電「防騙易18222」熱線查詢。

常見案例

▷假冒香港海關官員

來電者自稱為海關人員,聲稱當事人有快件或貨物因被發現藏有違禁品而被海關扣查。部分來電者甚至要求當事人作出跟進行動,例如前往深圳灣口岸或其他口岸協助調查或繳交罰款,或下載不明來歷的流動應用程式。

▷假冒反詐騙協調中心警員

騙徒自稱為中心警員,通過WhatsApp向受害人發送訊息,稱對方捲入糾紛案件,並表示如有疑問可以聯絡警員。

▷假冒銀行職員

騙徒聲稱受害人的銀行賬戶有問題(例如:有可疑非法交易記錄、涉及洗黑錢等)並將會被凍結。其後,騙徒訛稱需要核實受害人身份,要求受害人回答許多問題,藉此騙取大量個人及銀行賬戶資料。騙徒更要求受害人將資金轉賬至指定本地銀行賬戶,以「解凍」其賬戶,藉此騙取受害人的金錢。

*點此查看更多騙案案例

「免費出國旅遊作誘餌 誘騙出席『傳銷』大會」

騙局拆解

  • 常見於深港過境口岸,專向60歲以上長者熱情搭訕,並對方交換聯絡電話;
  • 頻繁邀約長者參加聚會和公司晚會;
  • 以高壓手法,於現場「洗腦式」吹噓產品功效、可獲高額乃至千萬佣金;
  • 誘騙受害者購買產品、開立賬戶,並利用「拉人頭」招攬更多人加入。

常見話術

  • 產品中含有珍貴、高價原料;
  • 產品包治百病,上可治癌症,下可日常保健;
  • 購買足額產品,可獲免費出國遊;「拉人頭」入夥,至高可獲千萬年薪。

自保招數

  • 在參加需以大量金錢購買大量貨品/服務的傳銷計劃前,應加倍小心及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銷售該些貨品/服務,或發展合法傳銷網絡;
  • 應拒絕以貸款或透支形式參與投資或傳銷計劃;
  • 當有人游說不要向家人或朋友徵詢意見時,應加倍小心;
  • 留意親友有否參與可疑投資活動,提醒他們小心墮入層壓式陷阱或龐氏騙局;
  • 提醒內地親友在港參加傳銷計劃後回內地發展傳銷網絡,有可能會干犯內地相關法例。

(點新聞記者綜合報道)

相關閱讀:

持近2000張「五億元債券」開戶 3男女涉行使假文書被捕

「港幣五億元」實為假債券 行使虛假文書如何判刑?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千萬年薪不是夢?免費贏取出國遊?細拆5大常見騙局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