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嶺略世界|美烏歐倫敦部長級會談緣何被推遲?

文/張介嶺

俄烏和平進程再起波瀾。最後一刻,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以日程衝突為由突然決定取消倫敦之行,導致原先計劃4月23日舉行的烏克蘭、英國、法國和德國部長級會晤被延期,短期內結束俄烏衝突夢碎。

好在會談仍繼續進行,只是級別被降低。美方由烏克蘭特使凱洛格將軍代表,德國總理外交和安全政策顧問延斯·普洛特納、法國總統馬克龍的首席外交政策顧問埃馬紐埃爾·波恩和外交部政治和安全事務總司長弗雷德里克·蒙多洛尼參會,烏克蘭依舊陣容強大,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防長烏梅羅夫和外交部長瑟比加皆親自出面游說。

那麼,在美國剛以退出斡旋施壓俄烏數天內終結衝突的情況下,美烏歐倫敦會談因何又生變故呢?

其一,領土歸屬表述仍是談判的主要障礙。彭博社近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準備在莫斯科與基輔和平協議框架內,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合法控制權。」但消息人士同時強調,華盛頓在這一問題上尚未作出最終決定。

另據兩名歐洲官員透露,在4月17日舉行的巴黎會談中,美方提出的停火協議框架包括烏克蘭承認克里米亞地區為俄羅斯領土、烏克蘭不加入北約等內容,但當時美方代表稱這「僅僅是構想」,內容可以更改。

所謂「合法控制權」,亦即烏克蘭將從「法理上」,而非「事實上」承認克里米亞正式劃歸俄羅斯,這意味着烏克蘭割地求和,永遠也不可能要回被佔領土。而後者僅承認領土雖事實上被俄羅斯佔領,但在法律上並未予認可,這為將來索回領土留下了空間。

4月22日,澤連斯基重申,在達成停火後,烏方願意以「任何形式」坐到談判桌前,但「烏克蘭不會承認(俄方)對克里米亞的合法佔領,這個問題不容談判,超出了我們的憲法規定。」

客觀而論,特朗普顛覆了過去11年美國在克里米亞問題上所持立場,也有悖國際社會普遍承認克里米亞是烏克蘭領土的現實,更破壞了禁止以武力侵佔他國領土的現有國際法準則,包括國家主權平等原則和互不侵犯原則,烏克蘭難以接受克里米亞被法理吞併並不奇怪。

其二,烏克蘭堅持將全面停火作為實現和平的第一步。據知情人士透露,就在這次倫敦會談前一天,烏克蘭向歐洲國家提交了一份文件,表示在「全面無條件停火」之前不會討論領土問題。

4月23日,澤連斯基再次強調,烏克蘭堅持要求立即、全面、無條件停火,這也是美國今年3月提出的建議,這是有可能的。烏克蘭此前提議將復活節期間停火狀態延長至少30天,並實現全面停火。烏克蘭已準備好至少針對民用設施實現立即停火。

同日,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尤利婭·斯維里登科在社交媒體發文稱,烏克蘭準備談判,但不會投降。全面停火,包括地面、空中和海上,是必要的第一步。烏克蘭不會接受以和平為幌子凍結衝突。如果俄羅斯選擇有限停火,烏克蘭亦將作出對等回應。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抵達倫敦後也強調了停火的重要性。他表示,無論發生什麼,烏克蘭將繼續為和平而努力,「我們今天將討論實現全面無條件停火的方法,這是全面解決俄烏衝突和實現公正持久和平第一步。」

顯然,無論是澤連斯基,還是其他烏克蘭官員,都將先實現停火作為進一步談判的先決條件,這也是基輔的一貫立場。顯然,只要戰場上實現停火,烏克蘭才能更從容地與俄羅斯談判,爭取更多的國際支持和援助,而俄羅斯則寄望於以打促談,用拳頭說話,逼迫烏克蘭簽訂「城下之盟」。

其三,烏克蘭要求北約提供具有約束力的「安全保障」。據美國媒體近日報道,一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透露,美方提出的和平計劃可能包括在烏克蘭部署歐洲部隊,難點在於相關安全部隊如何構成。此外,還考慮在烏克蘭設立一支獨立維和部隊,建立一個由俄羅斯、烏克蘭以及一個非北約國家組成的「聯合委員會」監督前線停火。美國可能參與其中,但不是派駐地面部隊,而是提供資金支持,且會涉及第三方。

無論如何,美國承諾向烏克蘭提供由歐洲國家、抑或還有志同道合的非歐洲國家支持的「強有力的安全保障」。雖說得花好桃好,卻有點大而化之,尤其是未能明確戰後如何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亦未闡明美國如何具體參與其中,而歐洲一些國家認為,即使英、法牽頭組建的「志願者聯盟」向烏克蘭派遣戰後「保障部隊」,美國的參與對維護戰後和平也不可或缺。

基輔的態度則很明確,如果不能加入北約,不管是簽訂雙邊還是多邊安全保障協定,烏克蘭必須獲得西方盟國具有國際法約束力的「堅定的防禦承諾」,在任何和平協議框架中,必須明確國際社會在烏克蘭再遭俄羅斯攻擊時如何保護烏克蘭的安全,而非「純粹的政治許諾」。

但在烏克蘭部署歐洲部隊一直受到俄羅斯的強烈抵制。4月23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重申,俄羅斯繼續反對任何歐洲軍隊作為「潛在和平協議」的一部分部署到烏克蘭,「這相當於北約部隊在烏克蘭部署」。

其四,歐洲的作用進一步凸顯。4月23日,美國副總統萬斯在印度參觀泰姬陵表示,美國的和平提議非常公平,俄烏領土邊界應大致按現狀「凍結」,雙方都必須放棄他們目前擁有的一些領土。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當天,法國總統府再次強調,在烏克蘭危機解決過程中,烏克蘭領土完整是歐洲的一項「強烈訴求」,似有針對萬斯表態之意。

烏克蘭是歐洲安全的一部分,歐洲很難對美國過分遷就俄羅斯做出妥協。俄羅斯要歐洲早日解除制裁,但與美國不同的是,歐盟立場明確,在俄烏沒有就長期和平達成協議之前,不會解除對俄制裁,並將俄羅斯停止侵略、無條件從烏克蘭撤軍作為改變或取消制裁的一大前提,態度毫不含糊。

日前,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再次發飆,指責「澤連斯基的煽動性言論」導致戰爭難以平息,延長「殺戮戰場」,讓烏俄士兵無緣無故地送命,並威脅這位焦頭爛額的烏克蘭總統「可以選擇和平,也可以再打3年,然後失去整個國家」。儘管如此,在大國博弈中,美國還需要歐洲的幫助,特朗普的政策取向恐怕不得不顧及歐盟和英、法、德等大國的態度。

綜上所述,魯比奧或許意識到,在澤連斯基不同意承認俄羅斯合法擁有克里米亞的情況下,即使赴倫敦參會也難取得突破,不如「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再圖良策。他在與英國外交大臣拉米通話時表示,期待這次「技術性會談」之後,未來幾個月能重新安排倫敦之行。看來,特朗普要在上任100天內實現俄烏全面停火已幾無可能。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嶺略世界|美烏歐倫敦部長級會談緣何被推遲?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