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全球資金有撤離美國跡象,數據顯示,亞洲債券及股票都正吸引海外資金流入,進一步反映全球資金正尋找美國資產的替代品。據彭博消息,外資無懼關稅戰,境內人民幣融資獲外資發行人青睞,當中內地「熊貓債」發行量今年創出新高,顯示中國債市在關稅戰逆風中表現仍強勁。而中國超長年期特別國債在昨日啟動發行,標售結果同樣強勁。此外,海外資金流入日債及日股的總額,也將創歷來最高紀錄。
彭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非中資實控主體的外資發行人在熊貓債市場發行規模約300億元人民幣,創下2014年有數據以來的同期最高,中資實控主體的發行規模則同比回落。一季度純外資發行的熊貓債佔比保持50%左右,而4月以來發行的熊貓債絕大多數來自於純外資發行人。有業內人士指出,國際多邊組織、銀行和企業在內的外資發行人,都積極發行熊貓債,部分是為了滿足其在內地的資金需求,而在美國高息環境下,中美目前的利差多達270點子,也使人民幣融資成本更具優勢。
除了熊貓債吸資外,內地今年首批超長期特別國債昨日啟動發行,其中市場最關注的30年期特國債,中標利率僅略為低於二級市場水平,顯示需求殷切。據參與投標的交易員透露,此次710億元人民幣的30年期特別國債,中標利率為1.88%,低於招標前後的同年期國債孳息率1.92%。
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的推出時間較去年提前了約1個月,相信是考慮到美國掀起新一輪關稅戰,勢將影響內地經濟表現,此次的特別國債正為內地的刺激政策提供了「彈藥」。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