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大打關稅戰,試圖對中國「極限施壓」卻不見成效,反而日前轉軚聲稱要削減對華關稅。持保守派政治立場的《華爾街日報》社評委員會周三(4月23日)發表社論,認為中國已經識破特朗普的虛張聲勢,有條不紊地在外交、經濟和貿易領域布局,直言美國輸掉了這一輪與中國的博弈。
《華爾街》:中國識破特朗普虛張聲勢 外交經濟貿易領域布局
自特朗普本月初宣布對全球加徵所謂「對等關稅」以來,白宮不斷作出調整,先是宣布對除中國以外所有國家和地區暫停徵收「對等關稅」90天,隨後又予以依賴海外生產的蘋果公司和Nvidia(英偉達)等大型科企部分關稅豁免,日前還聲稱要削減對華關稅。社論指出,種種跡象表明特朗普政府正在退縮,「在金融市場強烈反應、人們對通脹高企經濟衰退的擔憂,以及全球各地對關稅戰的強烈不滿之下,這毫無疑問是撤退。」
斷供稀土礦 停收波音客機
社論認為,特朗普首個任期大打對華貿易戰時,中方的反擊措施相對克制,但今次中方果斷出手、針鋒相對地展開報復,包括中方迅速切斷美國獲取關鍵稀土礦的渠道、停止接收波音的客機、尋求從全球其他地區進口食品和能源,並加強監管在華營運的美企。中方的種種反應,都未有因美方試圖降溫而鬆懈。

中國也向全球各地發聲,警告各地不要與美國達成任何貿易協議、試圖將中國排除在外,否則會面臨後果。多間美媒都觀察到,中國加快與東南亞等地貿易夥伴的外交接觸,旨在建立反對美國單邊霸凌行為的統一戰線。經濟學家也普遍指出,對於潛在關稅戰帶來的痛苦,中國的承受能力將遠超美國。
發達經濟體拒對華脫鈎
社論形容,如今就連美國的盟友,也面臨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大棒」攻擊,在此背景下,中國的警告引起全球前所未有的迴響,包括歐盟、日本和韓國在內的眾多發達經濟體,均表明不會在經貿領域對華脫鈎。包括美國在內多個發達國家的大型企業,即使在關稅戰下也尋求在華設廠,這一切都體現美國的外交影響力正在削弱。美媒認為,中國正向美方釋放信號,表明中國承擔關稅戰的風險,即使面臨任何潛在挑戰,也絕不會向美國挑起的關稅戰妥協。近期中國經濟數據持續向好,更為中國堅定自身立場加強了底氣。
社論最後指出,特朗普是否能汲取關稅戰帶來的經濟和政治教訓,還有待觀察,「我們懷疑連特朗普自己都不知道答案,他的許多政策都是臨時性的。如果他尋求政治建議,他應意識到美國民眾普遍反對關稅戰,它帶來的損害對其總統任期構成最大威脅。」
(來源:香港文匯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