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機遇灣區」「機遇香港」「機遇澳門」主題採訪活動28日繼續走進澳門。「這是一個低糖版的複方板藍根顆粒,目前已成功獲批澳門中成藥註冊證,這是澳門《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註冊法》實施以來頒布的第一個口服創新型同名同方新藥批文。」廣藥集團(澳門)國際發展產業有限公司(下稱「廣藥國際」)副總經理黃穎向記者透露,2022年1月1日澳門《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註冊法》正式生效後,與內地相比,在澳門上市創新藥具有時間短、成本低的優勢,有利於中藥產品的創新和應用。未來,廣藥集團(澳門)國際發展產業有限公司計劃先從日本市場切入,通過合作生產符合當地標準的漢方藥,逐步打開國際市場。
2019年11月22日,廣藥集團在澳門註冊成立了澳門國際總部實體企業廣藥集團(澳門)國際發展產業有限公司。為加快推進在澳門的產業布局,廣藥集團在澳門青洲跨境工業區建成了澳門最大且首個按照GMP標準建設的中藥製劑製造示範工廠——廣藥國際(澳門)青洲製藥廠,並取得澳門第一張中藥製造企業GMP證書,並由此形成了與國際接軌的澳門中成藥製造GMP標準。
黃穎告訴記者,選擇在澳門設廠,主要是為了專注於創新領域。「這裏的核心任務是打造一個創新平台,嘗試一些新技術,或者將技術應用於真實場景中。」黃穎進一步解釋說,例如,針對中成藥在國際市場的要求(如重金屬、農藥殘留等標準),在澳門可以嘗試使用新方法解決這些問題。此外,在探索一些新技術應用方面,比如低溫滅菌方面內地目前並沒有太多辦法,實際上海外已出現等離子除菌技術,這些技術可以幫助內地的中藥產業做一些創新。「我們在澳門的創新,可以起到一個示範效應。」
目前,廣藥國際在澳門已取得板藍根顆粒(10g)、複方板藍根顆粒(15g)和安宮牛黃丸(1.5g)的產品上市許可,完成了註冊申報標準化文件的搭建。短短几年時間能夠有產品上市,在中藥產業領域而言已是奇跡,這得益於澳門的政策支持。「政府將中醫藥列為重點發展領域,並出台了相關法規。」黃穎說,在澳門建立標準化工廠並取得各種標準化認證如香港Q嘜認證,就是為了提升澳門工廠的國際認可度,讓其他國家更容易接受澳門的產品。
拓展國際市場一直是廣藥國際的重要發展目標之一。黃穎將國際市場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對中成藥接受度高,審批流程相對成熟,但需要適應其嚴格標準化要求的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第二類是受中華文化影響較深,但近年監管逐漸向西方靠攏,對中草藥的重金屬和農藥殘留標準趨嚴的東南亞國家;第三類是更偏向單方植物藥,對複方中成藥的接受度較低,需針對性調整研發方向的歐美國家。因此,邁出國際市場的第一步就是從日本市場切入,通過合作生產符合當地標準的漢方藥,逐步打開國際市場。
本次採訪活動將持續至29日,接下來幾天,來自近30家中央媒體、廣東媒體和港澳媒體的百餘名記者將走訪澳門、珠海等地,通過數據挖掘、案例解析、人物專訪等維度,多角度、全方位報道展現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果,同時展示在大灣區進一步融合過程中香港所面臨的機遇。
(點新聞記者黃寶儀、帥誠澳門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