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胡醫聊 - 點新聞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肥胡醫聊

肥胡醫聊|本港或再爆流感高峰?孕婦染流感或影響BB?許樹昌支4招教你防流感

自今年1月初,香港踏入冬季流感季節,不少市民開始有流鼻涕、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狀,一度擔心自己是否感染流感。早前,大S赴日感染流感引起併發症猝逝,更是再度引起社會恐慌。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流感?打疫苗是否真的有用?哪些人是流感併發症高危群體?普通人做些什麼才能預防流感?本期《肥胡醫聊》邀請到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教授許樹昌,為市民帶來一系列有用知識,幫助大家更好了解和預防流感。

肥胡醫聊|本港流感季還要持續多久?一定要接種疫苗嗎?衞生署署長林文健話你知

本港今年自1月起踏入流感季,流感活躍程度一直上升,出街明顯感覺咳嗽的人變多咗,香港現在的流感活躍程度究竟如何呢?流感季還要持續多久呢?會不會出現「流感大流行」呢?本期《肥胡醫聊》邀請衞生署署長林文健,一起談談流感季,幫你更好掌握本港流感季節趨勢及預防措施。

預告|《肥胡醫聊》訪衞生署署長 分析本港流感最新情況 正片周六上線

流感季殺到,你是否感覺到周圍戴口罩的人多了不少?本期點新聞醫療健康資訊節目《肥胡醫聊》邀請到衞生署署長林文健醫生,分析本港流感疫情走勢。目前本港是否已經達到流感高峰期?預計持續多久?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什麼?本港今個流感季疫苗接種率如何?學校外展接種情況如何? 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敬請鎖定點新聞《肥胡醫聊》節目,專訪衞生署署長林文健,正片周六(15日)上線,不見不散。

肥胡醫聊|不孕不育的根源是什麼?不孕其實是心理病?凍卵有用嗎?IVF之父梁家康話你知

不孕不育正成為越來越多夫妻的「難言之隱」,體外受精IVF(In Vitro Fertilization)技術的發明,幫助他們把「擁有BB」的心願變成現實。繼上集《肥胡醫聊》邀請「IVF之父」、生殖醫學專科醫生梁家康,揭秘IVF的具體流程,第一代、第二代以及第三代IVF的分別,以及第三代IVF的優勢等;本集繼續探討生殖與懷孕的那些事,詳解不孕不育的根源,並回應IVF容易生雙胞胎的原因、「凍卵」是否是一個好的選擇、生育能力是否與年齡相關等市民關心的話題。

降溫殺到!許樹昌支招應對流感季:有這一問題應立刻求醫|肥胡醫聊・精華重溫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2日表示,本地季節性流感的活躍程度在過去一周進一步上升。隨着天氣轉冷,預期季節性流感的活躍程度會持續上升,並可能在未來一至兩周超越基線水平。 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早前做客《肥胡醫聊》時表示,隨着天氣逐漸轉冷,預料季節性流感和新冠會轉趨活躍,當免疫系統不好時,病毒將更易入侵。為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正確應對流感季節,一定要做好這幾件事。

肥胡醫聊|試管嬰兒是什麼?三代IVF有何不同?「IVF之父」梁家康解畫優生優育背後原理

生育小孩並組建自己的小家庭是很多夫妻的共同心願。然而,當代年輕人面對工作壓力過大、生活成本過高等問題,身體亦長期超負荷運轉,導致生育困難、不孕不育等現象頻發。因此,輔助生殖應運而生,體外受精IVF(In Vitro Fertilization)成為很多夫婦的生育首選。本期《肥胡醫聊》邀請「IVF之父」、生殖醫學專科醫生梁家康,一起談談體外受孕和生育健康,幫大家解決生殖煩惱,實現優生優育。

肥胡醫聊|矯視手術安全嗎?選哪種至啱?眼科專科醫生許用藍話你知

一天眨動接近2萬次,我們的眼睛日復一日工作,玩手機、看電腦,一旦用眼不當或過度疲勞,常會出現各種病症:流淚酸痛、近視、白內障,甚至失明。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估計,2050年全球近50%的人口有近視,其中五分之一因高度近視而有失明風險。本期《肥胡醫聊》邀請眼科專科醫生許用藍,一起談談保護眼睛那些事,幫你及早辨別眼疾「求救」信號。

肥胡醫聊|手機/電腦/電視哪個最不傷眼?防藍光膜是否「智商稅」?眼科專科醫生許用藍這樣說

一天眨動接近2萬次,我們的眼睛日復一日工作,玩手機、看電腦,一旦用眼不當或過度疲勞,常會出現各種病症:流淚酸痛、近視、白內障,甚至失明。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估計,2050年全球近50%的人口有近視,其中五分之一因高度近視而有失明風險。本期《肥胡醫聊》邀請眼科專科醫生許用藍,一起談談保護眼睛那些事,幫你及早辨別眼疾「求救」信號。

肥胡醫聊|拔智慧齒會變蠢變醜嗎?60歲箍牙還有用嗎?牙科專家揭種牙正畸真相!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牙齒作為人類咀嚼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現時人們越發關注牙齒健康,種牙、箍牙、牙肉護理、拔智慧齒等,亦成為齒科關鍵詞。本期《肥胡醫聊》繼續邀請牙醫界鼻祖,香港牙醫學會前會長、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前主席左偉國醫生,圍繞上述治療項目回答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揭秘診療手段及注意事項!

肥胡醫聊|牙周病傷心臟?牙不痛也要睇醫生?牙醫界鼻祖教你護齒小知識!

時常聽聞牙齒是人體最堅硬的部分,其含有的琺瑯質硬度甚至高過不鏽鋼。但其實,不當的使用和不到位的護理也會令牙齒非常脆弱!作為人類成年後不可再生的身體組織,牙齒需要我們更加細緻用心的保護。本期《肥胡醫聊》邀請牙醫界鼻祖,香港牙醫學會前會長、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前主席左偉國醫生,針對港人常見牙齒疾病答疑解惑,分享日常實用護齒小知識!

肥胡醫聊|如何保護腎臟功能?腎臟專家雷兆輝教你「食得聰明啲」

腎臟可以幫助人體消化和排出廢物,因此在飲食方面需要多加留意,避免讓腎臟負擔過重。吃哪些食物可以保護腎臟?補充維他命C反而讓腎結石長得更快?糖尿病和腎臟之間有什麼關係?本期《肥胡醫聊》繼續邀請香港腎臟專家、香港腎臟基金會主席雷兆輝教授,為大家分享護腎小知識。

肥胡醫聊|「腎虛」代表性功能障礙?每日必飲8杯水?腎臟專家為你拆解

腎臟扮演着人體內「環保署」的角色,負責過濾血液中的毒素及排尿等多項重要功能,但許多人對其作用卻不甚了解。同時,腎臟也是一個「沉默的器官」,腎功能受損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直至慢慢惡化,才會引起關注。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腎臟發炎?哪類人易患腎結石?「腎虛」是否真的和性能力有關?本期《肥胡醫聊》邀請香港腎臟專家、香港腎臟基金會主席雷兆輝教授進行科普解說,讓大家更了解腎臟的功能和相關疾病。 腎臟出問題全身不妙 一個方法簡單判斷 腎臟對身體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它不僅負責排除廢物、調節水分,還參與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的調節,並有控制血壓和促進骨髓造血等重要功能。一旦腎臟出問題,全身都不妙,因此保護腎臟健康非常重要。 腎病初期往往沒有顯著症狀,令很多人對自己的腎臟狀況不太了解。雷兆輝形容,健康的腎功能是100分,當下降到50分時,問題尚不會被察覺,只有下降到10至15分時,才會出現明顯症狀。 雷兆輝提醒,可以通過觀察小便情況來留意腎臟健康,例如是否有尿頻、尿痛、小便中泡沫增多,或是尿液呈深紅或茶色等情況。除了觀察小便,用試紙檢測尿液中是否含有蛋白和血液,則會更為準確。

肥胡醫聊|心律不正會中風?心肌炎點處理?中大心臟科專家甄秉言講解心臟病方方面面

心臟病作為香港第四號殺手,每年有幾千人因此而死亡,《肥胡醫聊》今期請到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外務)、心腦血管醫學研究所主任 (臨床科學)甄秉言教授,給大家談一談心臟病的方方面面,了解下心律不正、心肌炎等疾病影響,靜脈曲張與心臟有何關係,以及突發心臟病可以如何處理及防範。

肥胡醫聊|揭秘大腸癌風險 遠離都市隱形殺手|嘉賓主持:胡定旭

在繁華都市生活的光影交錯之間,一場寂靜而險惡的「腸道保衛戰」正悄無聲息地進行,大腸癌猶如藏匿於日常生活縫隙的隱形殺手,時刻覬覦着我們的公眾健康。為此,點新聞有幸邀請到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的黃至生(Martin Wong)教授,他將以其深厚的學術底蘊和實踐經驗,為我們撥開大腸癌的重重迷霧,引導大眾如何早日識別其早期症狀,掌握科學嚴謹的篩查手段,並探討如何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智慧地守護腸胃,抵擋住大腸癌這位都市裏的隱形殺手,維繫我們的「腸」壽康泰。

吃維他命導致肝硬化?盧寵茂護肝貼士:勿濫服藥! | 肥胡醫聊精華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早前作客本頻道《肥胡醫聊》節目時表示,人們容易忽略的一點是,濫用維他命、亂吃藥及過量食用動物內臟可以導致肝硬化。 盧寵茂講述了一個兩姐妹不幸罹患肝硬化的故事,因兩位小朋友有哮喘,其母親便過量餵食維他命,出現毒性,最後導致肝硬化。究其原因是,維他命中有一些種類是非水溶性的,例如維他命A和D,無法通過小便排出人體,過量服用,肝臟無法消化,堆積在人體,形成肝硬化。此外,動物內臟含有豐富維他命以及膽固醇,若過量食用,也會導致肝硬化,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