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顳下頜關節沖洗術」更有效治療牙骹痛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今日(25日)表示,牙骹痛有機會演變成「顳下頜關節綜合症」,及早採用「顳下頜關節沖洗術」,可有效改善問題。

港大牙醫學院表示,目前「顳下頜關節綜合症」會先採用保守治療,成效不彰時會改用「顳下頜關節沖洗術」,即於顎關節放入兩枝針,灌入生理鹽水沖洗關節,把發炎物質和纖維組織沖走。研究團隊的臨床研究發現,「顳下頜關節沖洗術」風險低,成功率高達逾八成,比起單用保守治療更為有效。

港大牙醫學院指,疼痛評分以10分為「最劇烈疼痛」,患者在接受「顳下頜關節沖洗術」6周治療後,疼痛指數大幅降低至2.6,接受保守治療的病人則為6.5。在張口度方面,接受「顳下頜關節沖洗術」綜合治療的病人於第六周能張口至正常的40.8毫米,接受保守治療的病人只有30.5毫米。

港大牙醫學院口腔頜面外科臨床助理教授李廸信表示,關節性牙骹痛病徵持續出現3個月或以上,會被診斷為慢性痛症,已失去早期治療的良機,病情更難處理。若把「顳下頜關節沖洗術」作為首要治療,有機會預防病情惡化。

牙骹痛一般緣於肌肉或關節問題,前者多因肌肉勞損導致,如常咀黏韌堅硬食物,或睡覺時有磨牙習慣;後者是關節軟骨移位發炎導致,即「顳下頜關節綜合症」,患者說話、吞嚥、打呵欠時感覺牙骹痛,顎骨甚至會發出「卡卡」聲,痛楚可延伸至面部、頭、耳和牙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