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家庭經濟情況影響學生未來職業方向發展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在2019至2022年期間,與14間合作中學推行名為「青年生活世界設計」的生涯規劃教育計劃,目標是協助中學生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建立能力感,讓他們對前景抱有希望下,為自己設計未來生活藍圖,在新時代活出理想人生。同時,為評估計劃成效,服務處亦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進行兩年服務成效追蹤研究。
今日(20日)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計劃有效地協助參加學生建立職業方向,包括三大成效:有效提升計劃學生探索未來職業方向的動機;有助提升學生對未來職業方向的希望感;及有效地激發學生實踐目標的行動力及確立未來職業方向。此外,研究還發現,家庭經濟情況影響未來職業方向的發展,對自身家庭經濟情況比較滿意的學生在建立未來職業身份各方面的分數都比不滿意的學生為高,包括對未來職業所賦予的重要性、能力感、自信心、希望感、探索行為及確立未來職業身份,然而他們不安的分數也相對低。
由此,雙方就推行未來生涯規劃教育提供兩大建議。首先,針對推行模式建議及早提供校本生涯規劃教育和個人諮詢服務,為低收入家庭學生提供支援,恒常化生涯規劃教育,以持續及穩定的模式,更可有效地協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職涯身份。高小至初中學生聚焦培養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主性,高中學生則聚焦集中提升學生動機、認知及行動力。
其次,針對生涯規劃教育活動設計方面建議分兩步。第一步了解自己,將未來生活想像變得具體化,以實質體驗活動為他們創造相關經歷;鼓勵學生思考內心真正需要,並按需要排次序,從而確立目標,建立未來職業對自己的價值;以學生為本,鼓勵學生以個人需要出發,選擇發展方向和實踐方案。第二步聯繫自己與社會,從別人的故事中學習;找到自己的天賦,學習如何善用自身技能和已有資源,應用於不同方面的領域;並為學生及早提供職場所須的技能,如溝通協作、創意解難等技能;及課程內容必須與世界接軌,讓學生的發展變得無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