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聲|擁抱改革 探索教育科技人才的新機遇

筆者出席香港島各界青年學習貫徹三中全會精神分享會。

文/冼漢廸

近日,筆者受邀出席香港島各界青年學習貫徹三中全會精神分享會,並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行了分享。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了三百多項重要改革舉措,為香港指明了方向,帶來了機遇。《決定》對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作出部署,筆者認為香港可從教育融通、科技協同、人才交流三個方向進行探索和改革。

教育融通方面。一是進一步拓寬職業教育多元化上升通道,促進職業教育體系縱向融通。近年來,內地職業本科發展迅猛,與學術本科屬於同一層次,均授予學士學位,為職業教育學生提供了新的上升通道。而香港與內地職業本科類似的學歷層次由於缺乏應用科技大學等教育機構和設施,同時學歷層次的定位也未能與學術學歷層次對齊,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香港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空間。筆者認為香港可以借鑒並深化內地這一模式,結合本港實際情況,構建更加靈活多樣的職業教育上升體系,並明確職業本科與學術本科兩者各自的特色和優勢,強化職業本科的實踐特色和技能培養,同時保持學術本科在理論知識和學術研究方面的深度,從而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教育類型的互補發展。

二是探索灣區職業教育全面互認互通機制,促進區域教育橫向融通。深化大灣區職業教育合作,是實現區域協同發展、資源共享的關鍵舉措。在拓寬職業教育多元化上升通道的基礎上,香港可以進一步探索大灣區職業教育在互認、互通方面的全面合作,這將為區域內學生及從業者打開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具體而言,香港可以會同粵澳共建大灣區職業教育資歷標準體系,明確各層級職業教育的學習成果標準與對應關系,確保教育質量的可比性與互認性。通過這一標準,學生及從業者在不同地區獲得的學歷證書都能夠無縫對接,並且可以實現職業教育的互通深造。例如,在中學學段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能夠跨越地域限制,在不同地區進一步深造職業本科等更高層次的職業教育階段。

三是探索灣區職業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模式,促進區域教育協同發展。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強大的資源支撐,粵港澳共同探索職業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共享機制,可以減少重複投入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基於灣區職業教育全面互認互通機制,三地可以共建大灣區職業教育資源庫,包括課程教材、學習軟件、教育工具等,通過數字化平台實現資源的互聯互通。

科技協同方面。一是要用好與河套、前海合作區等科技創新平台。利用這些平台的政策優勢和資源,探索全面對接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深化與內地的互補合作,積極參與到更多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中,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和創新人才培養。同時,依託河套和前海合作區的實踐經驗,香港可以進一步加強政策層面的溝通與協調,持續推動機制創新和規則銜接,在北部都會區構建更加深入和完善的融合模式,將北部都會區打造成為粵港探索和創新合作機制的重要試驗田,為整個灣區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二是與內地加強人工智能領域合作,共同打造國際領先的創新高地。鑒於國家正在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而香港正在建設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香港可藉助前海合作區等平台,構建算力調度系統,將香港作為其中一個算力樞紐節點,推動兩地算力一體化、協同化發展。

此外,兩地還可以合作開展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的科研攻關,通過「揭榜掛帥」等方式,吸引國內外頂尖科研團隊參與,推動算法創新與應用;也可以共同探索人工智能領域的標準體系建設,促進人工智能產業規範化和規模化發展,減少企業重複投資,降低研發成本,加速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和應用。

筆者在會上分享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人才交流方面。一是結合高才、專才等人才引進計劃,以及勞工輸入計劃的實踐經驗,探索突破身份限制的柔性引才機制。針對人才缺乏的特定行業或崗位,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高端製造等香港亟須發展的領域,設立「大灣區專業人才特別通道」,為符合條件的大灣區專業人才提供特殊的香港工作許可,吸引大灣區內的專業人才向香港流動。二是深化與大灣區城市的合作,共同制定人才流動與合作的具體框架。通過簽署人才合作協議,明確雙方在人才引進、培養、使用、評價及流動等方面的權利義務,為專業人才提供更加清晰、便捷的政策指引,促進人才的雙向流動。

此外,《決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新型生產關系涉及生產方式、組織結構、分配機制等各方面的變革,並需要不斷調整和完善。在這個過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三要素的暢通循環是關鍵,筆者認為思想觀念的更新也至關重要。它可以引領生產方式的創新,促進組織結構的優化,以及分配機制的公平合理,並將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新型生產關系的重要內生增長動力。

近年,香港整體創新活動的投入保持持續增長態勢,但企業在研發方面的佔比卻呈現下降趨勢,從2020年的45.2%下降至2022年的39.6%。創新投入的主力源自政府機構的研發資金。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內地和美國的企業研發投入佔比均在70%以上。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看,香港創新活動發展失衡並不僅僅是資金投入的問題,而是人才培養、產業生態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尤其是思想觀念方面。

過去,香港社會流傳着一句話,「hi tech揩嘢,low tech撈嘢」,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過去香港在追求科技創新上的謹慎和保守。但時至今日,科技創新已經逐漸成為香港社會的普遍共識和期盼,這種轉變正積極推動着香港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在論述科技發展規律時指出:「沒有大量錯誤作台階,也就登不上最後正確結果的高座」,這充分說明了在創新過程中,失敗與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取得最終成功的必經之路。

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未來香港應當考慮全面優化創新生態,着力優化創新環境,打造鼓勵探索、容忍失敗、獎勵創造的創新環境,把科學種子播種到香港青年心中,也讓創新之風在香港這片熱土上自由吹拂。其次,北部都會區的建設或是優化創新環境的一個重要實踐,香港可考慮從頂層設計融入創科領域的惠企措施,降低企業創新成本,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總之,《決定》提出的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為香港提供了許多接入點,賦予了香港難得的發展契機。希望特區政府能夠積極響應、銳意改革,也希望香港各界把握機遇,踴躍投身於國家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