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點新聞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上一条
下一条

評論

講真D|2元優惠改半價簡單易行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兩周後正式公布,其中,檢討並收緊2元乘車優惠已經成為當局當然的選項。雖然早前財爺聲稱會由特首定奪,但觀乎社會各界,各出奇謀絞盡腦汁度出來的各種「絕妙好橋」,可謂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給。不論方案如何及是否可行,各界的基本共識就是應當收緊,其中最為關鍵的是,何種方案能夠具有令社會大眾信服的理據及在程序技術層面上簡單可行。

南腔北調|AI模型可否為政府開源節流?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2月26日出爐,香港政黨、社團紛紛遞交建議書,大致方向都是關注香港連續多年的財政赤字,希望特區政府開源節流,做大做強資本市場,包括加強國際金融中心的內外互聯、刺激低迷的樓市,有激進者提出調整稅率、加徵新稅種等等。

講真D|融合發展要敢於破局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近日視察深港河套科創園區,並與香港特區政府財經官員舉行座談會,就在外界誤以為夏寶龍選擇在特區財政預算案公布的前夕,視察香港,理所當然地會關注特區政府如何消弭財政赤字之際,由特區政府新聞處發布的夏寶龍在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特別強調的「敢於破局」的新提法,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視。

來論|多管齊下解財赤 增博彩收入推公屋租置均可考慮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26日發表,社會各界普遍關心政府千億財赤問題。如何解決千億財赤,政府有必要多措並舉、多管齊下。

久慧說法|活化工廈增豁免 思變滅赤

不少學者指本港香港財政困境源於結構性收支失衡,主因是近年土地財政收益大減,令庫房漸趨「乾塘」,更預料未來數年賣地收入或仍難以為繼,故此早前某立法議員對滅赤「過度樂觀」的言論,什麼「立法會旁的一幅地能賣500億元,一千億財赤只不過是賣兩、三塊地而已」,預料難在短期內成真。在這種新經濟形勢下,當局有必要扭轉多年來倚靠賣地的理財思維,減少政策上對地主及業主的保護,主動另闢生財之道。

飛常觀點|預算案必須穩中求變 為香港謀劃經濟新動能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底發展,據財金官員透露,2024/25年度綜合赤字將會超出原先估算,高達約千億元。面對環球經濟不明朗,美聯儲減息步伐不及預期,政府要確保公共財政穩健性的同時,亦要敢作敢為,勇於擔當,為香港發掘經濟發展動能,跨越轉型難關。

講真D|西九赤字不能成無底洞

由特區政府一次性注資216億元開發建設的西九文化區,加上地庫工程涉款235億元、馬會捐贈的故宮文化博物館建造費用35億,整個西九造價超過500億。各項設施相繼落成10年來,雖然運作大體順暢,唯迄今難以達到政府當初預期的以商養文的收支平衡的營運模式,截至今年3月底的2024/25年度,「經常性營運赤字」竟然高達10億元。面對如此巨額赤字,管理層迄今仍無解困良方,不知西九困局將持續至何年何月。

久慧說法|視像一站式處理電子政務 創科滅赤

被譽為「民間包青天」的申訴專員一直主動出擊為民請命,現任專員陳積志上任後屢有建言,去年底公布的「辦理先人過世手續相關公共服務的主動調查行動報告」,提綱挈領帶動了本港一站式電子政務發展邁出歷史性的一步,令筆者印象深刻。

久慧說法|無人機巡查重罰僭建 取富滅赤

筆者新春期間四處拜年遊玩,順道觀察屋宇僭建情況,發現無論是半山或南區,都不及清水灣碧沙灣海灘一帶的獨立屋,明晃晃地用鋼筋水泥在天台永久性加建一層,若以該處一棟豪宅動輒上億的樓價,此類疑似僭建豈不是變相為屋主帶來數千萬進賬?

講真D|2元乘車優惠 應如何調整?

面對千億財赤,不可能僅檢討長者2元乘車優惠,還有很多政策都值得檢討。近期社會各界亦在熱議公務員是否減薪或凍薪,筆者注意到,香港公務員有個長期優良服務旅行獎勵計劃,2023-24年度長期優良服務旅行獎勵計劃的修訂預算開支為1.729億元,與疫情前2018-19年度的1.0487億相比,開支大增約6成半;香港公務員亦有退休後服務合約計劃,亦有個別政府部門多次「翻閹」自己友,特別是高薪「翻閹」高層公務員的問題,亦值得重視。

講真D|取消2元優惠犯眾憎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將於2月26日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各界關注當局應對千億財赤開源節流的諸多選項,其中就包括涉及長者福利開支的2元乘車優惠。自由黨昨日向陳茂波提交建議書,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韙,建議一刀切取消取消60至64歲兩元乘車優惠、將煙草稅率回復至2023年水準,以期在未來兩年內令公共財政重返健康平衡水準。

講真D|政府總預算以外 各公營部都要財政平衡

隨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的日子越近,社會各界就越關注財政預算案,跟往年不同的是,之前的財政預算案討論,多集中在發展經濟、扶持產業甚至「派糖」等,但近期風向,就是關注特區政府的財政赤字問題,如何開源,又如何節流,都十分值得探討。昨日(9日),房委會也公布了未來5個年度的財政預算,並預測五年內的各賬目全部為盈餘。預計賬目為盈餘,但房委會未來還有一大挑戰,就是維護甚至重建大量舊式公共屋邨,及早加強開源及節流,增加盈餘,方能應對未來挑戰。

講真D|明日大嶼成明日黃花

面對千億財政赤字下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正在進行廣泛諮詢。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日多番表示,當局因應財赤必然要考慮開源節流,以在短期內盡快消弭赤字,達致量入為出的財政平衡。因此,除進一步控制政府經常開支增幅外,將檢視政府工程的輕重緩急,並確定北部都會區及其他與經濟及房屋發展相關的工程專案會優先獲得資源。毫無疑問,當年就風險猶存爭議頗大的「明日大嶼願景」,在經濟逆周期中,成為首當其衝的犧牲品,明日大嶼顯然已經成為明日黃花,至少,「願景」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願景」。

久慧說法|民意如山 集思廣益解財赤

誠宜多辦公眾諮詢,廣開言路與民共商應對千億財赤的辦法。最重要的是,從普羅民意中展現堅韌不拔的香港精神,從一張張平凡真摯的口中道出香港社會的美善,以人感動人,以心觸動心,積極凝聚民心,提倡推己及人,共塑同舟之情。

(有片)講真D|處理財赤需小心謹慎 影響經濟則得不償失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透露,政府本財政年度將錄得千億元赤字。消息一出,社會各界隨即各抒己見,就政府該如何開源、節流提出見解;在眾多建議中,有一種論調,認為應要求公務員,甚至政治問責官員減薪,藉以減少支出。當局在考慮有關建議時必須小心謹慎,須充分考慮公務員減薪引起的連鎖經濟效應,以免對疫後正在復甦的經濟造成衝擊。